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篇 |
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37篇 |
药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2004—2014年期间发表的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的所有密切相关文献中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系统分类和综述,以提高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率DEA研究投入产出指标选取的合理性.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通过相应检索策略和依据研究对象与目的选取的文献,对其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汇总与分类.结果 投入指标可分为6大类(人力资源类、床位类、货币计量类、房屋面积类、公共卫生服务类及其他类);产出指标可分为4大类(服务量类、货币计量类、公共卫生服务类和其他类).结论 DEA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率过程中,存在投入产出指标使用混杂,筛选指标过程不严谨,未分清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指标,选取能够代表中心特色的指标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我国长三角地区卫生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区域卫生发展效率比较模型,测算各地区卫生发展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结果:上海和浙江卫生发展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较高,但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度扩张等现象;江苏卫生发展技术效率低于上海和浙江,但其社会办医富有活力;安徽卫生发展效率在长三角地区中相对落后。结论:推进分级诊疗是长三角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时,先发地区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后发地区应以卫生人才建设为突破口,合力形成长三角地区卫生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假说,构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模型。通过2007~2012年我国16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哈佛学派"传统共谋假说"的观点,即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绩效。基于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客观、可行的参考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级医院床位和人员的适宜规模,控制医院过度发展和资源浪费.方法 以北京市三级医院为研究样本,确定投入一产出指标,利用DEAP (2.1)软件,分析1991-2011年北京市三级医院规模报酬状态,找出规模报酬拐点,从而确定三级医院适宜规模.结果 2011年,34所医院中,有31家医院处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有效状态,3家医院处于DEA非有效状态;时间序列纵向分析中,有26家医院出现规模报酬拐点.北京市三级医院的适宜规模的严格控制标准为:床位619张,在职职工1 242人;较宽松的控制标准为:床位844张,在职职工1 785人.结论 研究得到了三级公立医院的规模控制标准,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特大型医院的数量,注重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规模效益,指导医院改革。方法描述性分析我国20多年来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规模现状,运用对我国军队6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规模效益进行分析。结果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总体效率较高,但存在投入过多或产出不足,导致部分医院低效率。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床位规模的增长成为必然趋势。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病床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调整规模。 相似文献
6.
国内文献提示,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合理及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医疗机构科研教育能力.为此,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疗机构科研教育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并进一步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确保资源投入实现有效的产出。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合理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选取1999-2008年我国主要省(区、市)医药制造业数据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并探究了其时间演变趋势及演变的政策影响因素。结果:我国河北、河南、湖北等部分中、东部省(区、市)技术创新效率低,平均水平不足0.6;东、中、西部主要省(区、市)的纯技术效率平均都在0.7以上,而普遍都低于规模效率;整体看10年间技术创新效率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结论:我国主要省(区、市)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异,且总体趋势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国家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德国医院市场在过去20年里进行了一揽子医疗改革,特别是在2004年引进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以期提高医院效率。本文旨在回顾近期就比较德国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医院和私立营利医院效率所开展的研究。尽管研究结果错综复杂,但结合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研究证据,德国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私立非营利和私立营利医院)的运营效率并不一定就高。由于私立营利医院通常都会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所有制形式,因此本研究结果对很多决策者来说也许有些意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评价高等医学院校教研室工作相对效率的方法,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科大学教研室教育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各个教研室的设备折旧、房屋折旧、设备购置、药品材料、工资、实验动物、指导津贴、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以教学学时数、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作为产出指标,对64个教研室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9个教研室为整体相对有效(29.69%);45个教研室为相对无效(70.31%).结论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科室相对效率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