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医保对供方行为约束不足、基金运行风险加剧等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要求在统筹地区开展以总额控制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总额控制对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按照总额控制政策,提出3个层面的转型策略.在发展战略方面,转变增长方式,发挥医联体作用,增强辐射能力;在业务管理方面,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落实临床路径,优化服务流程;在行政管理方面,强化成本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转变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2.
出于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新医改的要求,各地开展了住院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总额预付等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操作中各方时有冲突,个别统筹地区考虑欠周全,改革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评价。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试金石,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卫生综合改革中的引导作用,在广度、深度、协调性方面合理地确定支付单元,并同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并探究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从四川省某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抽取2009-2011年全部肺癌住院病历,了解次均住院费用的水平和构成情况,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1年例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6.65%,住院费用构成比药费超过40%,住院天数、是否手术为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费用上涨过快,应通过支付方式改革来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形式、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以及公立医院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索实践,从建立持续的筹资体系,加强医保资金的监管等方面对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付费改革模式的设计需根据区域现状进行测算、改变服务管理模式、与保障支付衔接并综合配套实施。综合付费改革方式的实施将在合理引导就诊流向、更好体现医疗服务价值、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取得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根据患者病情临床相似程度和资源消耗水平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1],是业财融合的病种分类系统。近年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局引入了国际公认的DRGs支付方式并在多地区开展试点,使其逐渐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测评工具和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2]。因此支付方式改革给医院管理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建立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笔者以“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为例,探索DRGs支付下新技术新项目的流程研究,以期建立新形势下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模式,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DRG付费对医生诊疗行为和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从11家实施DRG付费或模拟测算的三级综合医院中选取12名骨科医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结果共识别重要陈述308条,形成治疗决策、环节把控、患者管理、医疗质量4项基本结构。DRG付费后,医生更关注住院费用,以检查和手术为代表的诊疗行为发生了变化;医生诊疗行为的改变可能引起医疗质量的变化。结论医生应主动控制成本,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医院需强化临床指南的使用,加强对医疗质量的考核,以防范医生不规范诊疗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杨志勇  汪早立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085-4089
目的:基于保险视角,结合按病种定额付费思想,通过改变住院分娩费用支付方式,影响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行为,进而实现有效控制剖宫产率的目的.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检验干预思路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结果:与对照地区相比,试点地区农村产妇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提供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试点结果表明,此干预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可作为剖宫产率控制方法之一,可以与其他措施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中所处位置。[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县级医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优势:县级医院是城乡联动纽带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龙头,群众基础较好,服务价格相对低廉。劣势: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医疗技术人员缺乏,医院管理体制落后,群众对其信任度不高。机遇:新农合覆盖面广,国家政策支持,可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已研发新农合补偿方案测算活模板。威胁:试点医疗机构较少,病种(组)较少,覆盖面低,患者流向县外,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改造。[结论]县级医疗机构面对各种发展策略时应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利用政策上的各种支持咖强自身建设,并配合新农合管理部门探索适合本地的具体改革路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价值医疗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阐明以价值医疗为导向推动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明确了公立医院面临支付方式改革新时期下,公立医院应重点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建立价值医疗考评框架、强化医疗数据支持作用等维度入手,改革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