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绩效分配系数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和完善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绩效分配制度,是构建医院内部和谐的重要条件。传统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缺乏竞争性、激励作用弱、不公平性等弊端。鉴于此我院根据护理岗位的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及技能要求,设计调整了不同的岗位绩效分配系数,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高效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方法利用专家咨询法设计包括岗位性质、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效率、风险系数、负性事件等评价指标在内的新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确定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总额并计算出各护理单元(科室)绩效工资,再由护理单元(科室)进行二次分配,量化细化到每一护理岗位。结论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原则,并符合PDCA循环的特点,有利于个人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5.
护理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下,护理人员获得满意结果的能力,包含能力、性格和动力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和国内外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培训现状,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延洁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4):174-174
通过对护理岗位进行分层化设置,建立与之对应的临床护理岗位培训及绩效考核方案,结合临床护理岗位优质管理服务实践,从护理质量、护理重点、病房管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率、跌倒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照,得出临床护理岗位分级管理,能够大大提升护理效能,为促进优质护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岗位各层级护士专科内涵,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建立临床护理岗位新护士、成长护士、定向护士、骨干护士、责任组长培训及胜任力评价标准,动态准入,在绩效分配中体现.结果:下发调查问卷,进行护士及医生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满意度均分为4.07-4.67,医生满意度均分为4.42-4.59.结论: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岗位动态管理模式得到护理人员及医生的肯定,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黄六妹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6):141-142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医院招聘大批护士充实到临床一线护理岗位,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对于这个群体的管理值得护理管理者重视和思考,尤其是入职3年的护士因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使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10.
苏星(化名)是普外科优护病房里的一名责任护士。三十多岁,护龄十多年,3年前晋升成为主管护师,在年轻人主打的普外病区,科里除了护士长,她资格最老。与苏星同时期来医院工作的几位护士,慢慢地都脱离了临床岗位,调到了换药室、供应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对于护理岗位轻松一些,又不需要上夜班的岗位。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