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5篇
  免费   620篇
儿科学   208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23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67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2927篇
预防医学   29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20篇
  9篇
中国医学   81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063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595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毒分型与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52例,分析其病毒分型和临床特点.结果 36名患者为EV71阳性,占总数的69.23%.有1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92%.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皮疹症状,有80.77%(42例)病例出现肢体抖动或无力,44.23%(23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80.77%(42例)患者白细胞(WBC)水平超过15 × 109/L.结论 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患者多出现发热、肢体抖动或无力,白细胞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病原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宜昌市报告手足口病207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4.80/10万,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0~6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19%(19152/20774)。男性发病率为121.53/10万,高于女性的86.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423,P〈0.01)。宜昌市5个市辖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57/10万,高于其余8个农村县市的89.8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3.08,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46.99%)和幼托儿童(46.62%)为主;发病高峰为4—7月,次高峰11—12月。实验室确诊占报告总病例的3.32%(689/20774),样本检测阳性率60.12%(689/1146)。确诊病例中,EV71型(220例)占31.93%,CoxAl6型(271例)占39.33%,其他肠道病毒(198例)占28.74%。结论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差异,发病逐年上升。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落实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措施是防控手足口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根据QUADA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5 267例患者,发病年龄从3个月到14岁之间,其中中西医联合治疗3 010例,单纯西药抗病毒治疗2 2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疗效要好于西药治疗(MD=-1.33,95%CI=-1.94~-0.72;MD=-1.78,95%CI=-2.45~-1.11;OR=1.25,95%CI=1.14~1.36)。结论在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对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缩短退热和皮疹消退时间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 HFMD)中小儿危重症患儿评分法( PCIS)的应用效果。方法:以PCIS作为基础,同时结合体温及神经系统症状来进行评分,得出“重症患儿小儿手足口病的评分方法”( PCIS-HFMD)。对2014-2015年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分别在入院当天进行评分,其中对照组( A组)采用PCIS评分,治疗组( B组)采用PCIS-HFMD评分。并且根据评分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治疗和监护方法,评估2种评分方法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B组重症HFMD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高于A组(P<0.05),而2组患儿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IS-HFMD 能较好地对HFMD重症患儿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估。在HFMD重症患儿中应用该评分方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儿科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冲 《工企医刊》2014,27(5):1035-1035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从我院儿科门诊抽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45例,总结并分析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患儿进行护理管理后,所有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儿科门诊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从而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何寸英 《职业与健康》2014,(22):3305-3307
目的掌握迪庆藏族自治州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迪庆藏族自治州2009—2013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9.02/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57/10万,女性为41.70/10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49∶1。EV71病毒、Cox A16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42.95%、32.55%、25.50%。4—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5.10%。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8.59%、22.35%。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89.08%。结论迪庆藏族自治州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季节高峰明显;以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应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人群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和防控水平;重点做好医院规范化救治与医院感染控制;做好疫情动态监控,准确掌握手足口病高发趋势和聚集性,并及时预警;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东莞市寮步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寮步镇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东莞市寮步镇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628例,发病率为388.94/10万,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1.22‰;5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0~3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占病例总数的81.63%,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分别占83.78%和13.21%。结论:东莞市寮步镇手足口病多发在5月和10~12月,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重点加强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3年九江地区引发手足口病病原变化和相应临床特点,指导该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护,并能为国内手足口病的预防及病原学的变化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度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居住地、接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结果和临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病原学通过咽拭子RT-PCR方法分析。结果:4 222例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分布在4个月-11岁。1-5岁患儿占该病发病人数占94.5%,城郊及农村病例多于市区,占61.5%。普通型病例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皮疹(88.7%),发热(73.3%),心肌酶升高(78.5%);重症病例达419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并发症,该类患儿年龄多在1-3岁,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等现象,重症病例的病原检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占77.1%,柯萨奇病毒A16型占15.5%,其它类型肠道病毒感染占7.4%。结论:手足口病已成为幼儿常发病,高发人群为1-5岁的儿童,城郊及农村仍是该病防治的重点区域;手足口病导致神经和循环系统并发症是危害患儿的主要并发症;重症、危重症病例主要见于EV71感染,但是随着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数量的增加,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比率将会上升;各年度病原学变化有待进一步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洛阳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的构成情况,警惕比例较高毒株发展为新的优势毒株,为洛阳市的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对洛阳市手足口病的送检粪便标本进行核酸鉴定,随机选取9例普通肠道病毒阳性,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和新肠道病毒71型(EV71)阴性的标本,进行5′UTR测序,确定毒株的亚型。利用CA6的特异性引物,选取75例普通肠道病毒阳性标本(CA16和EV71阴性),用 RT‐PCR方法鉴定CA6的阳性数量,分析CA6的构成比。结果9个普通肠道病毒5′UTR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初筛,结果显示CA6为5株,在普通的肠道病毒中为优势毒株;75例普通肠道病毒中,共检测出CA620例。CA6在普通肠道病毒中的比例为29.76%(25/84);25例CA6中,男13例,女12例;引发重症的病例为2例;城市地区5例,乡村20例。结论洛阳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的构成较为复杂,在引起手足口病的普通肠道病毒中CA6病毒所占比例较高,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请有孩子的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炎,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传染性极强………‘疱疹性咽炎的症状甚至比手足口病还要厉害……”近日,类似的帖子在一些育儿网站和微信圈里流传甚广,引起不少父母的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