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戊型肝炎人畜共患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以下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戊肝的爆发流行主要累及发展中国家,常因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散发病例呈全球分布。HEV 主要侵犯青壮年,重型肝炎多,易感染孕妇并且病死率可高达15%~25%,严重  相似文献   
2.
抗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strain)和美国株(USA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表达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 C端128个氨基酸残基的抗原片段ORF2.3,并进行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方法 用pBV220载体进行抗原的非融合表达,包涵体经变性凝胶过滤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透析复性,以Westem blot、ELISA、动物免疫与抗原籍捕获RT-mPCR等方法研究其免疫学特性。结果 获得了ORF2.3的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  相似文献   
4.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通过肠道传播、属于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属。从分子水平上看,HEV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既可以引起戊型肝炎急性散发病例,也可以造成大规模暴发流行。在孕妇中,戊型肝炎的病死率可高达20%。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HEV进行全基因或部分基因的测序,至少可以把HEV分为4种基因型,且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基因Ⅰ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基因Ⅱ型局限分布在墨西哥和非洲;基因Ⅲ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基因Ⅳ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国家。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中国HEV基因型文献,对中国HE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地理分布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戊型肝炎病毒(HEV)在饮服行业从业人员中新近隐性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戊型肝炎的流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饮服行业从业人员血液样品进行谷丙转氨酶(ALT)和HEV-IgM抗体(ELISA法)检测,HEV-IgM抗体阳性者再检测HEV-IgG抗体(ELISA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5331人份血液样品,HEVIgM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3.96/万,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89/万(8/13576)、女性为2.76/万(6/21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39,P=0.1498)。新近隐性感染12人,感染率3.40/万。结论南通市饮服行业从业人员存在HEV新近隐性感染现象,应加强饮服行业从业人员HEV隐性感染监测,防止HEV的传播与戊型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该疾病主要经肠道传播,广泛流行于亚、非及美洲一些国家,发病例呈全球性分布,是发展中国家较常见的传染病,我国为高发区,人群感染率达17.2%,且呈上升趋势。近年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EV核酸(HEV RNA)、HEV抗原(HEV Ag)、HEV抗体(HEV IgM抗体和HEV IgG抗体)在临床诊断HE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HEV IgM抗体和HEV IgG抗体检测的13992例标本,其中1924例HEV IgM抗体或HEV IgG抗体阳性。分别采用荧光PCR法进行HEV RNA和基因型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HEV Ag、HEV IgM抗体和HEV IgG抗体检测,并检测ALT、AST、TBil和DBil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924例标本中HEV IgM抗体阳性152例(7.9%),HEV IgG抗体阳性1897例(98.6%),HEV RNA阳性62例(3.2%),HEV Ag阳性55例(2.9%)。HEV IgM抗体阳性组中HEV RNA阳性率为40.8%(62/152),HEV Ag阳性率为36.2%(55/152)。HEV RNA阳性组中HEV Ag阳性率为88.7%(55/62)。HEV RNA阳性组(n=62)ALT、AST、TBil、DBil水平高于HEV RNA阴性组(n=90)(Z值分别为-7.609、-6.942、-5.815、-6.130,P值均<0.001),HEV Ag阳性组(n=55)ALT、AST、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HEV Ag阴性组(n=97)(Z值分别为-6.413、-5.786、-5.199、-5.545,P值均<0.001)。巢式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58例HEV RNA阳性,4例阴性。HEV IgG抗体阳性高水平明显降低HEV Ag检测的S/CO值,甚至出现阴性结果。结论与HEV抗体相比,HEV Ag可以提高戊型肝炎的诊断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高水平的转氨酶或胆红素可以辅助诊断HEV感染;高水平的HEV IgG抗体会降低HEV Ag检测值,检测时应注意HEV Ag阴性时HEV IgG抗体值。  相似文献   
8.
【据《Hepatology》2019年12月报道】题:台湾急性甲型肝炎暴发期间HIV阳性个体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作者Lin KY等)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具有相似的粪口传播途径。在2015年-2017年全球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生性传播急性甲型肝炎期间,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Lin等调查了HIV阳性患者中性传播的可能性以及HEV感染的相关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戊型肝炎病毒的亚临床感染情况及其与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西安地区2009年1月~2010年12月ALT水平升高的1874名无偿献血者血样,根据ALT检测结果分组后进行抗-HEV IgM和IgG、HEV RNA检测,比较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1874名无偿献血者中有7例抗-HEV IgM阳性,占0.37%;21例抗-HEV IgG阳性,占1.12%;8例HEV RNA阳性,占0.43%。其中7例抗-HEV IgM阳性者其RNA均为阳性。抗-HEV IgG的阳性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扩增8例HEV RNA阳性血样的保守序列ORF2分析发现5例基因型为Ⅰ型,另外3例基因型为Ⅳ型。结论西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的亚临床感染率为0.37%,HEV流行株主要为Ⅰ型和Ⅳ型病毒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实验感染HEV(Hepatitis E Virus)Ⅳ型后恒河猴HEVRNA及抗HEV-IgM(IgG)的动态变化,探索HEV Ⅳ型感染的规律.方法用逆转录PCR检测实验动物接种前后血清及粪便HEVR-NA,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抗HEV-IgM及抗HEV-IgG,并同步观察其血生化及肝脏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感染后的恒河猴均发生了典型的急性肝炎,血清HEVRNA首先呈现阳性,相继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抗HEV-IgM阳性及抗HEV-IgG阳性.结论中国恒河猴是HEVⅣ型感染的较好的动物模型,检验资料为阐明HEVⅣ型感染的规律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