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对288例铅、四乙基铅、苯、汞、锰等5种慢性职业性损害患者及73例正常人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与脑电图资料分析发现:神经综合征是5种慢性职业中毒的最常见的一症状,其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观察组脑电图改变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 铅及锰中毒组神衰综合征的发生与脑电图改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1997~2001年慢性职业中毒患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建省慢性职业中毒患病特点,为控制职业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1997~2001年诊断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中毒类别、患病年龄、患病工龄和经济类型分布.结果 636例慢性职业中毒中主要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533例、占83.80%),其次为混苯(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中毒(88例、占13.84%),其它化学物中毒较少(15例、占2.36%);慢性职业中毒患病年龄81.1%为35岁以内,平均(29.82±8.01)岁;患病时接毒工龄平均为(3.44±4.54)年,近70%在3.0年内;乡镇、三资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比较患病率较高、患病年龄下降(P<0.01)和接毒工龄明显缩短(P<0.01);女性患病年龄和接毒工龄均比男性低(P<0.01).结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仍为主要危害,25~35岁年龄段及接毒工龄在1.0~3.0年的从业人员应作为健康监护重点人群;应加强乡镇、三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女性职业卫生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2000年职业病发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2000年度浙江省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方法 对2000年度全省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并与1999年度同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2000年全省职业病,尘肺病占48.7%,慢性职业中毒占32.2%,急性职业中毒占10.3%。结论 为我省的职业病的监督、预防控制和科研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台州市1996~2004年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州是苯职业危害严重的地区,涉苯企业4000余家,其中制鞋企业2482家,工艺品企业567家。1996~2004年全市共发生慢性职业中毒214例,其中苯中毒149例。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苯职业病危害,掌握慢性苯中毒发病特点,制定防制措施。现对1996~2004年台州市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情况进 相似文献
5.
国内铅对雌性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现代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蓄电池、印刷、电力与电子、化工、食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每年发生与职业病有关的各种职业性事故12亿起,约有10万余种化学物质、50种物理因素、200种生物因素可以对作业人员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我国的职业卫生问题也不容乐观,据卫生部职业病报告统计,1990至2001年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80 802例,平均每年报告新发职业病人 相似文献
7.
绍兴市1997-2003年慢性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7):45-45
摸清绍兴市慢性职业中毒发病状况和发病规律,探讨职业病防治措施,我们对7年间发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1 对象与方法收集绍兴市1997- 2 0 0 3年经市职业中毒诊断组诊断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2 0 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全国统一的职业中毒报告卡及职业病发病个案调查资料,对中毒病例数、毒物品种及行业分布统计分析。2 结果2 .1 慢性职业中毒基本情况1997- 2 0 0 3年全市共发生慢性职业中毒2 0 6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8例。年龄2 3~5 8岁之间,其中2 3~30岁5 1例(占2 4 .8% ) ,31~4 0岁90例(占4 3.7% ) ,4 1~5 0岁4 3例(占2 0 .9% )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慢性职业中毒患病特点,为控制职业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7-2011年诊断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中毒类别、患病年龄、患病工龄和经济类型分布.结果 213例慢性职业中毒病例中,主要为铅及化合物中毒,有184例,占86.38%;其次是汞及其化合物中毒,有27例,占12.68%;苯中毒有2例,占0.94%.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年龄在40岁以内的占69.5%,平均(36.99±8.27)岁;患病时接毒工龄平均为(2.76±3.52)a,有75.6%的患者在3年内患病;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比较,患病率较高(x2=113.32,P<0.01),患病工龄下降(t =3.79,P<0.01).结论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仍为主要危害,20~40岁年龄段及接毒工龄在1.0~3.0 a的从业人员应作为健康监护重点人群;应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医学研究告诉人们,每一对夫妻应在精子和卵子结合前3个月甚至6个月,就要做好一切准备。这样,才可能得到一个最健康、最富有活力的生命小胚芽,而不是一个偶然结下的"爱情之果"。第一大预备令:孕前3个月开始进行的营养储备优生学研究表明,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职业性铅中毒仍占慢性职业中毒的首位。预防控制和消除铅危害,防止铅中毒,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一直是蓄电池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键。为了解绍兴市某蓄电池制造企业铅职业危害现状及对接触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