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完全免费   81篇
  预防医学   60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5年来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产β-内酰胺酶(BLA)及BLA基因型存在状况.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在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自临床分离的54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型. 结果 5年中总敏感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亚胺培南(96.4%)、多黏菌素E(93.0%)、美罗培南(92.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1%),其余在0.0~20.9%之间;5年间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高,且历年不减,敏感率>95.0%;其次是多黏菌素E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88.0%和84.0%;5年间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SBLs及AmpC酶单独阳性率分别为30.0%和1.7%,48.3%菌株同时产ESBLs和AmpC两种酶;BLA基因TEM和SHV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9.2%,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SHV-56;OXA、CTX-M、PER和VEB基因均阴性. 结论近5年间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常用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性在逐年增强,并且多重耐药、产ESBLs及AmpC酶状况相当严重,BLA基因TEM和SHV携带率高;亚胺培南仍是抗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河北省卢龙县5岁以下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类杯状病毒(HuCVs)。部分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克隆测序,结合参考毒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利用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HuCVs的检出率,估计HuCVs腹泻住院率。结果 HuCVs检出率为31.6%,住院患者HuCVs阳性率为17.5%,主要分布在3~17月龄婴幼儿,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11株测序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5.1%~100%,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卢龙县2000年HuCVs流行株为NLVGⅡ-4和GⅡ-7,2001年为NLVGⅡ-3和GⅡ-7。初步估计HuCVs腹泻患者住院率为3.6‰。结论 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以NLVGⅡ组毒株为主,其疾病负担仅次于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城区居民死亡率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定量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居民每日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运用时间 -序列分析方法 ,控制了流感、季节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 ,对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CO、SO2 、NOX、TSP、PM10 与居民相应疾病死亡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以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为因变量 ,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平均温度、湿度为自变量 ,进行了泊松回归分析。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 ,除TSP对冠心病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意义外 ,大气中CO、SO2 、NOX 、TSP浓度与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冠心病死亡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均有显著意义 ,而多因素泊松回归得到的暴露 -反应关系模型显示 ,SO2 浓度每提高 10 0 μg m3,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 4 2 1%、3 97%、10 68%和 19 2 2 % ;总悬浮颗粒物每增加 10 0 μg m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 3 19% ,循环系统死亡率增加 0 62 %。提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会引起相应疾病死亡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时间序列模型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的ARIMA模型对东风汽车公司1986~2002年的法定传染病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并探讨使用此模型进行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为传染病监测和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巴尔通体感染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方法 根据16S~23S rRNA ITS基因序列较其他属细菌长,而且位于这段基因序列中的tRNA~(Ile)-tRNA~(Ala)基因间隔区具有高度变异性,tRNA~(Ile)和tRNA~(Ala)基因序列在巴尔通体属中完全保守,设计引物;同时应用文献发表的2对引物直接扩增1例临床可疑猫抓病患者全血基因组DNA。将研究设计引物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3对引物扩增全血基因组DNA均获得巴尔通体特异基因片段,根据其中2对引物扩增产物大小与阳性对照不同,可初步确定样本与阳性对照菌株是不同巴尔通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研究设计引物TIle.455p-TAla.885n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与中国云南省巴尔通体-分离株对应位置的序列相一致,同源性100%。结论 应用PCR技术从血液中直接扩增特异基因片段,可以快速检测巴尔通体感染;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进一步提供了此种致病巴尔通体在中国南北方均存在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客观评价媒烟和机动车污染并存的复合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北京市治理和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分析研究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1日期间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也称城八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了气温,气湿和气压等因素后,泊松回归分析显示;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冬,夏两季对居民每日死亡均有显著影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影响最大,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再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未见对恶性肿瘤有影响;大气污染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大于夏季(4-10月)。夏季的平均AQI为77.4,AQI每增加10,COPD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每日死亡人数分别增加2.23%和1.78%;冬季的平均AQI为129.6,AQI每增加10,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增加3.52%,其中COPD增加3.68%;心,脑血管疾病增加2.01%和1.74%。总死亡增加1.69%。其中因病死亡增加1.73%。对不同年龄组居民每日死亡影响的分析也发现空气污染在冬季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大于夏季,而且对55岁及以上人群影响显著。结论 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居民的每日死亡影响显著,冬季的影响大于夏季,大气污染对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较大。对55岁以上人群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时间序列分析简明攻略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面向医疗卫生领域的一线工作者,使读者在阅读本文后,即可将时间序列分析应用于实践。方法 利用SAS6.12软件包拟合时间序列模型。结果 通过两步拟合,可得到较佳的时间序列模型。结论 短序列应仅进行确定型时间序列分析;长序列应在确定型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结合随机时间序列分析,可得到较佳的时间序列模型。  相似文献
8.
广西HIV-1首次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广西自1996年4月起在静脉吸毒者和卖血者中发现HIV感染者,为了解其传染来源和判断其流行趋势,对广西流行的HIV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选取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44份,分别采用多肽酶免疫法(PEIA)和经逆转录PCR扩增作cD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HIV-1基因亚型并加以比较。结果 结果表明广西存在4种HIV-1M组基因亚型,即B’(泰国B亚型)、C、D、E亚型。在静脉吸毒人群和性混乱者中存在HIV-1E亚型流行和C亚型感染者;而在卖血者中发现HIV-1B’和D亚型感染。结论 HIV-1D亚型感染和E亚型流行已在国内出现,E亚型病毒已由东南亚传入流行并将在我国南部形成新的流行区域。提出血清学分型方法可作为HIV-1基因亚型分析的筛选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995~1997年中国部分地区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以反转录二步多聚酶链反应方法 (RT -PCR)直接测定麻疹病人唾液、尿液标本中的麻疹病毒 (MV)血凝基因 (H)、核衣壳基因 (N)。以RT -PCR产物纯化后进行MV 4 50ntH、2 82ntN基因核苷酸片段测序分析 ,测序结果一致表明 ,1995~ 1997年期间中国部分地区MV流行株存在两种基因型。其中一种基因型只发现 1株 ,与EDw54株相同 ,另一种基因型占流行株的绝大多数 (称新基因型 ) ,与其它国家以前报道的MV流行株基因型的N基因最大差异为 15.4 %与EDw54、疫苗株相差8.8% ;H基因最大差异是 10 .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东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中HBV S基因变异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乙肝疫苗免疫后HBsAg阳性的儿童血清标本36份,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S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测定。结果在36份标本中,HBV核酸阳性26份,完成测序23份,11份标本S基因片段出现氨基酸变异,其中4份在“α”决定簇片段内出现了氨基酸变异,2种变异形式未见报道,结论广东省免疫失败儿童存在不同位点的HBV S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部分儿童免疫失败的原因。尚未出现稳定的变异株,对现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