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完全免费   6篇
  预防医学   3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碘染色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为在现阶段宫颈癌高发且经济落后地区制定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山西省阳城县筛查人群中,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利用约登指数比较使用碘液染色后肉眼观察、阴道镜、薄层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筛查效果。结果该人群(735名)平均年龄为40.80岁±10.7岁,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癌(≥CINⅡ)的现患率为4.35%(32/735)。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CINⅡ),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分别为53.13和82.19,阴道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度病变为阳性)分别为56.25和79.09。运用约登指数进行比较,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和阴道镜检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不如液基细胞学和HPVDNA检测(P<0.05)。另外,经过现场短时间培训后,以前无经验的医生与有经验医生间使用碘液染色的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碘染色后肉眼观察的灵敏度较低,但经济易行,容易掌握,如果能够开展经常性的筛查,可以将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宫颈癌初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据世界范围统计,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2002年全球估计有49.3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27.4万妇女死于该病,其中83%的子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占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的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3653例子宫肿瘤的病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32年间长春市病理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平滑肌瘤13653例。结果表明:在女性生殖系统(不包括乳腺)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发病最高(68.3%),子宫内膜癌发病居第四位(6.8%);而在良性肿瘤中,子宫平滑肌瘤居首位(49.7%)。本文对这3种肿瘤的发病年龄,高峰年龄和年代间发病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平滑肌瘤的年龄分布较广,高峰年龄组分别为50~59岁、50~59岁和40~49岁。同时发现,子宫颈癌的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其中腺癌类型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病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200例子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及临床相关信息的分析,为宫颈癌的防治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200例子宫颈癌患者新鲜病灶组织,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亚型的分型检测。结果:HPV检出率94.00%,其中HPV 16阳性率69.68%;HPV 18阳性率16.49%;HPV 16+18为7.45%;HPV 45为1.59%;HPV 18+33、HPV 33、HPV 16+45、HPV 58各1.06%;HPV 73占0.53%。HPV阳性率在20~60岁以上之间划分的五个年龄段无差异(P=0.75);HPV阳性率在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五个区域之间无差异(P=0.5);HPV阳性率在农民和无业者中明显高于干部(P<0.025)。结论:该组资料的HPV阳性率达94.00%,且均为高危型,而HPV 16是最主要的亚型。子宫颈癌与HPV关系密切,是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职业患者的共同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DAPK基因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子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健康.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患病率远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1].研究发现,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可能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关[2-3].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化疗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宫颈癌居全球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新发病例47万,死亡23万。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及放疗,过去的观点认为子宫颈癌对化疗不敏感。然而,手术技巧、放疗技术及设备的改进未能使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手术和放疗对宫颈癌仅是局部治疗,不能控制肿瘤的亚临床病灶或可能存在的全身亚临床转移灶;因而化疗重新受到了重视。本文对宫颈癌化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就化疗药物、化疗时机、化疗途径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海淀区妇女两癌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筛查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子宫颈癌和乳腺癌,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妇科检查和国产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海淀区户籍25-65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中40-60岁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 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有87 102人,筛查率为15.18%;妇科良性疾病患病率为24.67%,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9.07/万,宫颈癌患病率为4.59/10万.参加乳腺癌筛查的妇女有68 114例,筛查率为18.89%;乳腺良性疾病患病率为30.50%,乳腺癌患病率为80.75/10万.结论 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筛查制度,提高妇女两癌筛查率,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报道,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癌症和感染因子有关,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癌的关联最为密切。95%以上的子宫颈癌病变中都可以检测到HPV。因此,HPV感染已被确认为子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城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严重的疾病.已有研究证明性生活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病毒感染等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了解贫困妇女人群中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贫困妇女人群的官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光电阴道镜及宫颈管刮片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对90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的同时进行宫颈管诊刮涂片。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90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回报子宫颈癌前病变60例,发生率为6.7%,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2例,宫颈原位癌18例。阴道镜对CIN或CIS的诊断符合率66.7%,宫颈管刮片对CIN或CIS的阳性符合率16.7%。阴道镜检查和/或子宫颈管刮片两者结合阳性率75%,两者结合阳性率提高不明显,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联合子宫颈管刮片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光电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宫颈管刮片在子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中阳性率低,没有必要对子宫颈病变常规行宫颈管诊刮术,但对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及临床可疑病例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