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3篇
  免费   33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45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346篇
预防医学   115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3篇
  8篇
中国医学   18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组多基因遗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糖代谢机制的每一个环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e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生物体重要的代谢转录因子和脂肪生成的关键因子,在糖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但目前关于PPARγ在GDM中的研究尚少.本文将对PPARγ在GDM患者的胎盘中的表达和作用进行全面的综述,并简要提及近来的一些有关GDM患者其他组织细胞中PPARγ的表达和作用的研究,以期为PPARγ作为治疗GDM的潜在靶点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孕期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观察整个孕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定期产检率、坚持测血糖率及控制饮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宋欢  高明霞  柳韦华 《全科护理》2016,(24):2564-2566
[目的]探索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生期的真实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围生期反应、围生期关注焦点、疾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根据其体验的独特性提供个性化的照护,以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孕妇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是妊娠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高危妊娠,GDM不但增加孕妇和新生儿的多种并发症,而且使孕妇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几率增大.因此,对GDM的早期预测、诊断和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并能够大大降低其各种并发病对母婴的危害.目前临床上对GDM的检测主要是集中在孕期的中后期,往往导致病情的延误,而对于早期GDM的筛查临床上并无确定的诊断技术和足够重视.研究发现,血细胞参数对GDM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将血细胞参数应用于GDM的研究中,实现对GDM的早期诊断,对GDM的防治和母婴预后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血细胞参数与妊娠糖尿病关系对GDM的早期诊断的价值以及对妊娠结局、预后的影响和妊娠期铁重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身体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同型半胱氨酸和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自2015年1月~2016年10月,前瞻性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BMI水平,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和对照组(<25kg/m2)。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孕妇孕12周时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增加(11.09±1.91 vs 8.92±1.57μmol/L,P=0.000);BMI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410,P=0.000)。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剖宫产率显著增加(30.00% vs 15.00%,P=0.049);巨大儿发生率显著增加(20.00% vs 5.00%,P=0.027);新生儿体重显著增加(3672.15±475.45 vs 3220.93±461.36g,P=0.000)。两组患者妊娠周数、产后出血、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胎膜早破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BMI与同型半胱氨酸、剖宫产、巨大儿和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孕中期预防性应用维生素D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勒流医院自2014年8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12周以前的妇女120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从妊娠12周开始,干预组给予维生素D,20万IU,肌肉注射,每月一次,连续三个月,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治疗至妊娠足24周,复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通过糖耐量试验(OGTT)实验,明确两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人数.观察与对比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 水平及血糖、GDM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怀孕12周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妇女120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从妊娠12周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2,P>0.05),干预组行维生素D补充治疗后,其24周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P<0.05),干预组24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高于12周,而对照组24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12周,但两组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79、1.83,均P>0.05).12周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3、0.77、0.46,均P>0.05),干预组24周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4、-5.31、-5.57,均P<0.05),且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7.42,P<0.05).结论 孕中期预防性应用维生素D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不同时期增重对糖尿病的影响,对孕期不同时期增重与GDM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早期体重增重不足最多,占40.00%,孕中期则以增重过多为主,占45.38%,孕早中期增重总值以增重过多为主,占47.69%.孕期增重总值与孕前孕前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有显著相关性(χ2值分别为14.607、11.504、0.463,均P<0.05),而与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无显著相关性(χ2值分别为0.173、1.983,均P>0.05).孕中期增重过多、孕早中期增重过多是影响GDM的主要因素(OR值分别为2.450、2.370,均P<0.05).结论 妊娠期间增重过多与GDM发病有相关性,孕妇应进行孕期体重管理,避免体重增加过多,尤其是孕中期体重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门冬胰岛素联合高剂量维生素D对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敏感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GDM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129例)和对照组(n=10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高剂量维生素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功能相关指标、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维生素D水平、母婴并发症及孕期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P TH、钙磷乘积、血磷、血钙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iPTH、钙磷乘积、血磷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iPTH、钙磷乘积、血磷等指标均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P<0.05),而两组血钙水平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PG、FINS、2hPG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FPG、FINS、2hPG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FPG、FINS、2hPG等指标均低于各自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OMA-β和HOMA-I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β和HOMA-IR均低于各自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维生素D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维生素D中度缺乏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维生素D正常水平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轻度缺乏比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度缺乏和轻度缺乏比例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水平比例高于各自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母婴并发症及低血糖发生率为20.93%,低于对照组31.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治疗中门冬胰岛素联合高剂量维生素D可预防孕晚期"生理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发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维生素D缺乏程度,疗效确切,减少母婴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比较3种不同真空采血管采集的血液样本放置不同时间血糖检测结果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影响。分别使用灰色、红色和绿色真空采血管采集孕24~28周孕妇的空腹血各1管,将其在室温下(18~25 ℃) 放置5 h,每隔1 h使用己糖激酶法(HK法)进行血清(浆)葡萄糖含量测定,观察3种真空采血管葡萄糖检测结果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及其对GDM诊断结果的影响。灰色、红色和绿色真空采血管各时段的血糖检测结果相互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灰色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样本其葡萄糖检测结果受放置时间的影响最低,而红色和绿色管血糖检测结果随样本放置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且红色管下降速度最快。灰色管各时间段GDM的阳性诊断率最高,绿色管次之,红色管最低;使用灰色管采集的样本在3 h内检测的血糖结果对GDM诊断无影响(P>0.05);与各时段灰色管GDM诊断阳性率比较,使用红色管采集的样本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使用绿色管采集的样本在1 h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灰色真空采血管采集样本各时段的血糖检测结果和GDM阳性诊断率均高于红色和绿色真空采血管,并且最准确、最稳定,受样本放置时间的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BMI)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49例,依照BMI范围分为正常组(18.5≤BMI <25)、过重组(25≤BMI< 28)及肥胖组(28≤BMI <32);比较各组一般资料、BMI、空腹血糖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性,分析BMI对不良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孕产妇的妊娠次数、生产次数、流产情况及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早产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各组患者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妊娠中晚期的血糖值和BMI均呈正相关性(R2=0.3996、0.443、0.4914,均P<0.05).本组新生儿的主要并发症为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及湿肺,各项并发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BMI水平与血糖成正相关,对孕期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预测不良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