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我国地区级卫生总费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中国21个省区的卫生费用水平、筹资构成等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卫生筹资特点及地区差异。方法:各地区按照国内卫生费用核算标准方法,利用统一口径收集数据,并进行规范的数据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发现各地区人均卫生费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呈正相关,但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新医改"以来卫生筹资结果明显改善,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不同,对公共筹资不同方式的依赖程度有所差别,政府卫生支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更为重要。结论:"新医改"以来,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均快速增长,卫生筹资结构优化。鼓励各地区探索适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筹资机制,在未来公共筹资的主要模式上做出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辽宁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高、中、低3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之间城镇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状况。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法对500个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36份,回收率为87.2%。结果学校健康教育负责人中校长占35.1%,副校长占32.6%,学校校医占19.5%,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占6.4%,其他占4.1%。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沈阳中小学校拥有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的比例最高达到56.7%,与抚顺、铁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沈阳市任课教师接受定期培训的比例也最高,为55.1%,与抚顺、铁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专职教师不足、任课教师缺乏定期培训是3个城市的共同问题。应该提高专职教师配备率,加强任课教师培训率,为中小学开好健康教育课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资金筹集为切入点,从筹资方式、渠道和水平三个层面,对青岛等试点城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的相关文件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目前各地以不同的划拨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医保参与人员自动纳入长期照护保险范畴;虽然不少地方的老年人已开始受益,但存在代际不公平、民众参与感低、对医疗保险依赖过度等问题,尚未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经验。为此,必须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明确政府、单位与个人角色,合理分担照护责任;采取定额筹资和按比例筹资相结合的形式,科学厘定筹资水平,以保障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的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