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7篇 |
完全免费 | 220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234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累积噪声暴露量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本文应用累积噪声暴露量的概念,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了噪声暴露与纺织女工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发现应用累积噪声暴露量可以解决噪声作业工龄与年龄高度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互相干扰的问题。调整后的累积噪声暴露量的Odds Ratio为1.033,与另一模型中调整后噪声强度的Odds Ratio的1.03l非常接近,同时P值降低。表明噪声暴露与高血压病的发生之间有累积效应关系。应用累积噪声暴露量后,年龄的Odds Ratio由1.101上升为1.157,P值也由0.323降低为<0.001;父母高血压史和吃菜咸淡的Odds Ratio与应用噪声强度和噪声作业工龄的模型非常接近。用后退法比较最大似然值差值的方法证实,年龄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约为噪声的3倍、父母高血压史和吃莱咸淡分别为噪声的2倍和1.6倍。作者对年龄与工龄高度相关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造成的困难以及应用累积噪声暴露量解决这一困难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噪声对纺织女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本文对99名接触噪声的纺织女工和96名商场职员进行问卷调查,听力测试及心电图检查等,结果表明:接触噪声组高频听损及神衰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接触噪声组高血压及月经异常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与工龄无明显关系(P〉0.05);接触组语频听损、心电图异常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噪声累积暴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噪声累积暴露研究的进展赵一鸣程明昆噪声的累积暴露是一个提出多年,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现就笔者近来对这一问题的调研、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体会做一简要介绍。一、累积噪声暴露的概念和证据在噪声环境中,机体对强烈的噪声可以作出代偿性保护反应,脱离接触后,噪声... 相似文献
4.
噪声个体计量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噪声暴露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噪声个体计量仪是一类可随身携带、连续记录噪声暴露水平的电子仪器 ,可用于评价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暴露。结合作者近年来使用噪声个体计量仪的经验体会 ,我们简介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噪声暴露评价中正确使用的方法。一、工作原理和特点噪声个体计量仪由话筒、放大器、模 /数转换器、单片机、存储器、显示器和时钟等组成 ,其结构与普通数字式声级计相似。不同的是该仪器带有 1个小计算机 (单片机 )、存储器和控制程序 ,可以按要求连续不断地采集和存储数据 ,待采样结束后回放数据 ,供分析用 (图 1)。图 1 噪声个体计量仪组成示意… 相似文献
5.
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为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选择76名噪声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13名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工人为复合接触组,另选47名不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和复合接触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后者高于前者。但两组心电图异常的类型有所不同。两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随工龄延长而明显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提示:作业工人复合接触高温和噪声比单独接触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要大,且高温和噪声在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脉冲与稳态噪声引起工人听力损伤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接触脉冲噪声和稳态噪声的771名工人调查发现,年龄性别校正后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0.4%、语频为5.4%。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的剂量增大而升高,有剂量—反应关系。接触脉冲噪声工人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2.4%,345/553)高于稳态噪声(55.5%,121/218),但无显著差异;而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7%,37/553)明显高于稳态噪声(2.3%,5/218)。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曲线出现左移,表明它对听觉系统的危险性高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7.
高频稳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观察高频稳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测量噪声作业女工的血压、心率、心律、QRS间期、ST段改变、Q—T间期等参数。结果 工龄小于15年的噪声组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压升高及其他心电图参数变化不明显;工龄大于和等于15年噪声组窦性心动过缓,血压升高、QRS时间延长、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左心室高电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接触高频稳态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噪声对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往关于噪声对血压影响机理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噪声对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上。然而无论是神经还是体液因素,最终要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的功能状态而发挥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为了解噪 相似文献
9.
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在噪声所致高血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听力对噪声易感者是否在长期噪声暴露后易患高血压。方法 以 15 93名化肥厂生产工人为研究对象 ,按常规方法收集噪声暴露、听力和血压资料。根据等能量原理将工人的噪声暴露水平和暴露时间合并为累积噪声暴露量 (CNE)。按ISO1999:1990附录A提供的数据对工人的听阈作年龄、性别校正 ,以双耳 3、4、6kHz的校正听阈的平均值为平均高频听阈。以CNE为自变量、平均高频听阈为应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计算高频平均听阈值与线性模型预测值的差值 ,绘制个体易感性分布图。结果 在 15 93名工人中有高血压 193人 ,高血压患病率 12 .1%。高血压患病率随CNE增大而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个体听力对噪声暴露的易感性为左偏态单峰分布 ,差值范围在- 2 9.8~ 6 4 .8dB之间 ,峰值在 - 5~ 0dB ,中位数为 - 1.8dB。将个体易感性由低至高分组 ,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7.8%、9.0 %、13.3%、18.4 % ,经趋势 χ2 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影响后 ,可以观察到CNE的OR值为 1.0 2 5 ,P =0 .0 2 3;在模型中加入个体易感性项目后 ,CNE的OR值为 1.0 31,P =0 .0 0 7,个体易感性高于 5 0 %组的OR值为 1.4 5 4 ,P =0 .0 35。前进法观察OR值发现 ,个体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218例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选用接触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噪声作业工人21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健康状况分析发现:Ⅰ组为接触脉冲噪声[峰值为102~110dB(A)],听力下降最明显;Ⅱ组为接触稳态噪声[94.5dB(A)],听力下降次之;Ⅲ组为接触稳态噪声[70~76dB(A)],听力曲线在正常范围。三者间有明显差异。且工龄超过15年在Ⅰ、Ⅱ组间听力损伤明显增加。同时发现噪声是造成心电图异常,神经衰弱的一个因素,但对血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