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48篇 |
完全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675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379篇 |
2012年 | 505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465篇 |
2009年 | 471篇 |
2008年 | 852篇 |
2007年 | 566篇 |
2006年 | 420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77,自引:46,他引:23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全国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监控网医院1998年6月~1999年5月逐月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年共监测患者1253671人,发生医院感染49109人共5182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2%,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4.1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次为胃肠道、术后伤口、泌尿道感染;共分离病原体12265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属细菌、白色念珠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多见。结论 监控网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2%,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8,自引:8,他引:80
目的:评估北京市城区1984-1999年16年间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强度。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方案(monitoring of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简称WHO MONICA方案)中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的资料,逐年计算急性脑卒中事件发作粗率,年龄标化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粗率,年龄标化首发发病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年平均变化幅度,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状态。结果:(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年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4.5%和4.1%,女性均为4.2%,(2)65-岁和70-74岁老年组发病率增加尤为明显;(3)199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较为10.3%,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结论:北京市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老年组增加更为明显,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群中脑卒中病人的绝对数增加,应加强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项目名称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止时间 :1984年至今 (国家“七五”医学科技资助项目时间为 1986~ 1990年 )项目获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 ,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 ,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1.脑卒中在中国人群死亡中的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根据近几年卫生部对全国 3 6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流脑流行的监测与预防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自从国产的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荚膜多菌苗(Capsular Polysaccharide Vaccine,CPV)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准批量生产,全国各地逐步采用此菌苗预防流脑的流行。由于有了菌苗预防的措施,发病率已降到了比一些发达国家还低的水平,所以有人认为我国今后不会再出现流脑流行。因此对它的预防有所放松。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流脑流行的威胁仍存在,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医院内肺炎流行病学现状:20世纪90年代发表论文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0
目的:研究我院医院内肺炎(NP)的发病率,病死率,常见临床表现和病原谱,为今后制订NP的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和搜集,采用近年来国外已频繁应用的统计新概念Meta(荟萃)分析,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专门研究院内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44篇,有88篇进入Meta分析,总计报告NP病例8705例,其中32篇论文可用于NP发病率的统计,所监测的178 851队列 住院患者中,发生NP 4166例,NP总体发病率为2.33%,不同人群NP发病率差异很大,老年,ICU和机械通气患者NP发病率分别为普通住院患者的5.39,12.78,43.27倍;51篇研究提供有关NP预后即死亡的数据,监测的4468例NP中死亡1076例,总体病死率为24.08%,63篇提供NP病原学检查结果,大多数为经咯痰细菌培养获得检出的602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226株,占70.1%,革兰阳性球菌1241株,占20.6%,结论:我国NL的平均发病率为2.33%,高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1.0-1.5%的发病率,病死率24.08%,病原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6.
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 探讨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 1 1省市队列人群 (35~ 64岁 )共 2 7739人于 1 992年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的资料 ,计算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观察终点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人年标化发病率 ,用Cox回归模型预测危险因素水平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分别为 652 .3 1 0万和 2 0 6 .7 1 0万 ,二者RR =3 .1 2 ,P <0 .0 0 1 ) ;(2 )有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腰围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最高 (男性 91 0 .2 1 0万 ,女性 930 .7 1 0万 ) ;(3)男性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女性为年龄、体重指数和代谢综合征。结论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尤其脑血管病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90年代上海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在人群中建立疾病监测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方案,监测1991-1999年35-74岁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于1992年1998年在监测人群中整群随机抽取35-39岁男女各类,约1000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监测社区1991-1999年间35-74岁年龄组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为168.2/10万,其中男性为194.5/10万,明显高于女性(144。9/10万)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男性的每年增长速度也高于妇性。脑卒中年平均死亡率为79.2/10万,其中男性87.2/10万 ,明显高于妇性(71.4/10万)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无论男女,脑卒中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女发病年龄差异不大,但1996-199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66.1岁,比1991-1995年提前了3.5岁(69.6岁)。无论男女、血中总胆固醇均值,血压均,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腰臂比值,高胆固醇现患率、低高0密度脂蛋白现患率等因素皆有升高趋势,另外男性甘油三酯也有升高趋势仅吸烟率和饮酒率有下降趋势,尤其在男性中,结论:90年代上海社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大部分脑卒中危险因素也呈上升趋势,而脑卒中死亡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据文献报道[1],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发生VAP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对于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的预防措施可总分为非药物性措施与药物性措施,现将有关VAP预防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1非药物学方法预防措施1.1防止交叉感染措施交叉感染在院内病原菌的播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9.
中国1998~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通过对中国 1998~ 2 0 0 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发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乙脑平均发病率水平、病例构成等指标将 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划分为 5个区域。中国近年乙脑发病相对集中于 11个高发省 ,其发病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 80 %以上。因此控制高发省乙脑爆发或流行 ,对于降低全国乙脑发病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议对高发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爆发或流行 ,降低乙脑发病 ,并尽早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10.
5 25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28
目的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 对我院2001年5258例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结果 有298例患者感染,发病率5.67%,检出致病菌133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15%,革兰阳性球菌为21.80%,其他菌占18.05%。结论 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