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8篇 |
免费 | 2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81篇 |
妇产科学 | 86篇 |
基础医学 | 203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977篇 |
内科学 | 567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118篇 |
特种医学 | 1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47篇 |
综合类 | 2045篇 |
预防医学 | 1161篇 |
眼科学 | 62篇 |
药学 | 116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21篇 |
肿瘤学 | 1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255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677篇 |
2010年 | 666篇 |
2009年 | 611篇 |
2008年 | 1996篇 |
2007年 | 1029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水中分娩对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456例无禁忌证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象,其中228例孕妇为水中分娩组,228例孕妇为传统分娩组,2组按照自愿选择水中分娩进行配对,分别在产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结果:2组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住院期间和1个月内健康状况、婴儿1~6个月和7~12个月随访疾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对婴儿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看似不相关,但其实蕴含了高风险。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病人,其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普通人群高。 相似文献
3.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inless aortic disse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ypical aortic dissection. The 482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painless group and pain group, and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major clinical symptom was pain in 447 cases(92.74%), while 35 patients(7.26%) had no typical pain. The gender, age,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diabetes, smoking and drinking history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proportion of Stanford type A in pain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in group(48.57% vs. 21.03%, P=0.006). The incidence of unconsciousness in the pain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ain group(14.29% vs. 3.58%, P=0.011).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in pain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in group for 4.26 folds(P=0.01).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aortic arch involved in the pain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ain group(19.23% vs. 5.52%, P=0.019).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painless aortic dissection was higher in Stanford A type patients, commonly seen in th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hypotension and unconsciousness. CTA examination revealed higher incidence of aor-tic arch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4.
一项新的研究声称:美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并非由于疾病本身流行,而是由于诊断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监测的2009至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导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5.12‰,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114.23,P<0.001),其中产前确诊占10.39%,产后确诊占89.02%.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合并腭裂.男婴和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57.914,P<0.001),不同户籍类型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8.518,P=0.014).开展免费筛查和诊断前后引产孕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7,P<0.001).结论 龙岗区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先天性心脏病增长比例最高,因此应制定一、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婚前、孕前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及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在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发生率情况。方法分析620888例12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测结果,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6771,P=0.4106),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5.261,P<0.0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671.8555,P<0.05);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299.9378, 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推断女性发生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即左束支传导功能彻底丧失的概率比男性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应仔细判别,是否为左束支功能完全丧失,为临床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研究其发生规律,了解产前筛查和不同形式的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的贡献。方法利用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及产科质量数据系统,总结北京市东城区从1995年初—2014年底出生缺陷及围产相关数据。结果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选取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拟合,y =9.501X0.334,调整后 R2=0.614,P <0.001,残差平方和=0.804,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围产出生缺陷率无明显上升趋势。前8名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以较为稳定的发生率始终居于出生缺陷顺位第一;多/并指/趾、唇腭裂、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外耳畸形、尿道下裂也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脑积水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线性回归 R2=0.96,P =0.02)。男胎总体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女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下裂发病均为男胎;多/并指/趾、唇腭裂、外耳畸形男胎的发病率高于女胎;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结论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随着产前诊断率逐年稳步提高,围产出生缺陷率较总体出生缺陷率无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率、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发生产后出血3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3.75%),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占69.84%.产后出血在剖宫产、阴道助产、阴道顺产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34%,5.54%,1.80%.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以内占83.33%.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警惕高危因素,提高接产技术与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产妇产后在产房中留观2h是减少产后出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定义创伤性凝血病为凝血酶原时间>18秒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秒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6,计算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44.4%)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OR=0.278,95%CI=0.162~0.479,P=0.001)和血D-二聚体浓度(OR=8.253,95%CI=2.440~17.923,P=0.005)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较高,GCS评分和血D-二聚体浓度可显著预测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多,盆腔感染、性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不断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病例也相应增多。充分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对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分析重复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