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99篇 |
完全免费 | 527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062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136篇 |
2017年 | 493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414篇 |
2014年 | 825篇 |
2013年 | 806篇 |
2012年 | 870篇 |
2011年 | 733篇 |
2010年 | 699篇 |
2009年 | 566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524篇 |
2006年 | 456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373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305篇 |
2001年 | 232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50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院内真菌深部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87,自引:30,他引:157
目的探讨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近年培养出262例真菌进行分类鉴定、比较深部真菌感染与其它院内感染发病率及病死率,调查其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深部真菌感染73例,占同期医院感染8.7%。死亡12例,病死率16.4%,显著高于其它医院感染平均病死率。部分真菌感染患者死后尸检才确定诊断,近半数死亡患者未作抗真菌治疗。结论单因素分析发现,9项因素与真菌感染有关,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60岁以上老人及1岁以内的婴幼儿,致死性疾病以及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原有其他医院感染是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医院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83,自引:14,他引:169
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了1993 ̄1999年7年间233例院内尿路感染病历。结果 院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0.4%,占医院感染的11.89%,位于医院感染的第3位,院内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季节、住院时间无关,与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无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其主要的病原菌以G植菌为主,主要优势菌群为大肠埃希菌、真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而对常用的广谱 相似文献
3.
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 总被引:167,自引:33,他引:134
目的 了解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危险因素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186例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病案进行了资料统计,并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率为7.8%,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3.2%,热带假丝酵母菌次之,为12.9%;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严重的相关基础疾病、年龄老龄化、住院日长、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及广谱抗生纱的大量使用等;深部真菌对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Z)、制霉菌素(NYS)与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98.9%、96.7%、96.7%和91.4%;但对酮康唑(KET)耐药率已达31.7%,咪康唑(MIZ)、益康唑(ECO)耐药率和中介率均达10%或以上。结论 深部真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唑类抗真菌药已呈明显耐药,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 总被引:150,自引:1,他引:149
目的 对北京市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用整群、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常住人口中18 ̄70岁的2486人进行问卷调查作为初筛,了解按Manning标准加以补充及按罗马标准判断的有症状人群的检出率,再对筛出有症状的部分人在医院进行以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为目的的精查,根据精查的正确率对普查结果校正后估算出点患病率。对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部分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 总被引:139,自引:13,他引:12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根据诊断标准、患者群体等的不同可达9%~70%。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9,自引:24,他引:95
目的为防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华山医院1995年临床分离到葡萄球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了临床分离菌株,以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药敏。结果发现87.8%的金葡菌感染和82.4%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属医院感染,引起医院感染的金葡菌和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2.1%和62.9%。金葡菌感染多发于下呼吸道(42.6%)和尿路(20%)。结论CNS可引起尿路、血液、静脉留置针有关的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大多呈多重耐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接受介入诊疗操作、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等可能是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望减少此类感染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护士注射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目的:了解注射相关锐器伤的危险因素,提供安全注射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1:1配比研究,对广州市13所医院3010名护士锐器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7.6%,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84次。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与职称相关,锐器伤的经历与护龄、婚姻状况、雇用形式、职称有关。66%的锐器伤集中发生在白天,51%的锐器伤发生在治疗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与接触针头的频率、操作者的知识、认知、个性等有关外,还与注射前掰安瓿不使用纱布、注射中工作空间拥挤噪杂、护理对象有较多不合作病人、注射后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调查人群中锐器伤的发生非常普遍,其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于国外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安全注射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11省市35~64岁人群血清甘油三酯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7
目的 研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1省市队列研究中35~64岁男女两性27016人基线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血清TG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TG分布存在地区间差异,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3倍;(2)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01);(3)高TG血症为我国临床高脂血症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4)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两性TG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血糖(GLU)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育锻炼负相关;(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TG血症患者中有聚集现象。结论 TG与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有关联,可作为多种危险因子的标志。多数高TG血症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异常,提示高TG血症患者可能处于心血管病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7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79,自引:17,他引:62
目的: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度重视,以预防医院MRSA的发生和暴发流行。方法:对我院1999年1-12月发生的12例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MRSA可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MRSA寄殖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因素诱发。结论:广泛开展MRSA前瞻性检测,积极治疗并隔离MRSA患者及携带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重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