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走深走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聚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防融合、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医共体建设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推动新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改革过程中,新疆积极借鉴三明经验,结合新疆各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以DRG和DIP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此引导医院高质量发展方向,提升医保基金运行效能。作者首先分析了DRG和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基于国家政策要求汇总了下一阶段改革方向与时间进度要求。文章提炼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运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包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院病种结构调整滞后等。在此基础上,从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认识、优化调整病种收治结构、加强药品耗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积极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20,(5):545-549
目的:为深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老人保险(Medicare)支付方式的具体改革历程及改革的驱动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提出推进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历经后付制、预付制、按价值支付3个阶段,分别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价值付费的支付方式。其变革是美国技术、政治、社会文化3个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诊疗与控费的需求推动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而服务质量危机、服务成本上升及医患矛盾驱使着支付方式向按价值支付转变。支付方式改革对美国Medicare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提升了服务质量。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在目前DRGs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国范围内预付制改革,同时为避免美国后期出现的服务质量危机,需引入按价值支付理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全流程的监管配套制度建设,以保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DRG/DIP为主导的付费方式是当前支付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其西医诊断与诊疗体系的核心机制与中医药诊治特点缺乏适配,导致中医药缺乏医保基金补偿的长效机制。针对医保支付与中医药的非对称问题,创新性地引入未充分补偿与非对称共摊的理念,探索适用当前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中医药非对称共摊支持机制,并以此理念指导全面实施DRG且有深厚中医药传统的江苏省常州市,对其中医医疗机构开展非对称共摊相应的系列政策。政策实施后,常州市各中医医疗机构的支付率提升、人均住院费用下降、中医诊疗价值得到有效补偿,达到预期目标,为DRG/DIP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落实支持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性、系统性卫生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临床路径管理等公立医院改革政策频出,加之2020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强力冲击,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萌生新的思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公立医院如何进一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效率?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副院长王荣。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实施单病种付费方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医保性质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测算每年的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目前医院实行的单病种付费方式,可以控制总量,降低成本;但也存在病种覆盖范围小,支付标准低和限制新技术发展的缺陷。结论: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以实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构建全面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后的医保基金监管指标体系,有助于对医疗机构高套编码、缩减必要医疗服务、低标准入院、分解住院等非预期行为进行有效监管。文章根据结果导向、过程管理、全面客观的原则,基于医疗服务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的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构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闭环下的医保基金监管指标体系。建议监管指标应适时调整,指标监管应与规则监管相结合,建立基于指标体系的智能监管系统,及时提示基金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DRG点数付费对县域医共体建设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金华市 4个县域医共体和6家市级医院为研究样本,收集医疗服务量、医疗费用负担、医疗收入结构方面的数据,通过指数平滑法预测各测量指标2018—2020年的预测值,运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比较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2019年县级医院平均门急诊量差异度为13.75%,乡镇卫生院平均出院量的差异度为23.08%;2020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差异度分别为-8.59%和-13.92%;2020年县级医院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差异度为-24.86%。结论:DRG点数付费增加了县域内患者的就诊量、降低了住院费用,并优化了县级医院的收入结构,但县域内患者“趋高就医”的问题依然突出、对市级医院的控费效果也不明显,且药品耗材占比仍然较高。建议后续持续完善DRG点数付费的不足之处,强化医保支付方式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重要抓手。通过梳理国内典型地区在构建“四个分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时有关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领域的具体实践,同时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的医保支付改革的政策建议,助推“十四五”期间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门诊与住院支付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门诊与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试点经验,总结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运行逻辑、影响机制与实施效果。为推动建立健全管用、高效、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实现“分类结算、协同推进”的医疗服务综合治理机制,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经验参考。该文章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基金层面,提出优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治理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