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9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GDM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24h动态血糖监测,B组行常规末梢血糖检查,未予动态血糖监测。统计并比较:①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宫内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②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胎龄情况。结果①B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33%(4/30)]、早产[6.67%(2/30)]、宫内感染[6.67%(2/30)]、羊水过多[6.67%(2/30)]、胎膜早破[10.00%(3/30)]、剖宫产[53.33%(16/30)1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6.67%(2/30)、3.33%(1/30)、0.00%(0/30)、0.00%(0/30)、3.33%(1/30)、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比较,B组高胆红素血症[13.33%(4/30)]、低血糖[6.67%(2/30)]、新生儿体重[(3345±512)g]、新生儿窒息[6.67%(2/30)]、巨大儿[6.67%(2/30)]等项均明显高于A组[6.67%(2/30)、0.00%(0/30)、(3045±460)g、0.00%(0/30)、0.0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能为需要治疗的GDM患者提供早期的动态血糖监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血糖依据,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监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分别给予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水平监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FP G、2hPG及睡前血糖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B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A组较治疗前、同期B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B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研究报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致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发生率减低[1],但是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则无类似结果[2]。因此,糖尿病早期给予治疗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近期临床研究表明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3],而动态血糖监测(CGMS )以及自行规律监测血糖能够记录血糖水平的变化[4],了解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发生情况。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是口服抗血糖药物,能够增强肠促胰素的作用,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5],且不引发低血糖而改善血糖控制。本文旨在使用CGMS评价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及二甲双胍加量治疗情况下血糖水平,并分析血糖波动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梁彩红 《求医问药》2014,(18):264-265
目的 :探讨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在治疗及护理期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糖监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计划的实施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计划的实施时间为(13.87±3.02)d,观察组患者治疗计划的实施时间为(10.15±1.98)d,观察组患者治疗计划的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其发生继发性脑损害的风险,提高其生存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0例需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成A、B组,先入院的30例为A组,护理人员按常规完成3天动态血糖监测记录及病情观察;后入院的30例为B组,护理人员经系统学习导致清晨高血糖原因后,完成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记录及病情观察。结果 B组发生清晨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应用仪器设备发现护理工作的"盲点",指导护理人员系统学习清晨高血糖的原因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血糖控制平稳,有效减少清晨高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的变化特点,为寻找低血糖的病因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以10例糖代谢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的13例患者及同期1I例个人资料相匹配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反应性低血糖患者分别设为胰岛素瘤组和糖尿病组,用动态血糖仪(CGMS)连续监测72h,比对三组的动态血糖谱。结果①胰岛素瘤组24h血糖均值和最小血糖值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组和正常组(P〈0.05);胰岛素瘤组血糖最大值低于2型糖尿病组(/9〈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胰岛素瘤组最低血糖值〈2.8mmol/L;③胰岛素瘤组24h低血糖发生次数最多,为(6.24±4.57)次,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持续时问最长为(8.45±5.06)h,且日夜问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夜间明显高于日间(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无症状低血糖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周明  王日霞 《首都医药》2013,(24):28-28
目的总结动态血糖监测与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HBD患儿37例,床旁进行EEG监测和CGMS连续监测24h血糖变化。结果低血糖组EEG异常率为75.6%;CGMS监测平均血糖27.5mg/dL,特定时间(0:00~3:00)血糖波动明显,范围17.12~42.5mg/dL。持续给氧较非给氧状态时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在诊断和评价HBD时,EEG和CGMS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广丽  陈发荣  郑芳 《淮海医药》2013,31(5):478-478,F0003,F0004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节节攀升,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甜蜜杀手。而其做为一种终生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往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严格的血糖控制却又大大的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危险而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而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72 h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变异系数(CV),并记录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与无颈动脉硬化组比较,病程、收缩压、脉压差、TC、LDL-C、HbA1c有显著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比较,病程有显著差异(P<0.05),MBG、SD、MAGE、CV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增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2005年8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收集糖尿病(DM)患者3d的血糖动态变化资料,监测血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和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