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四川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新发感染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和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7%和2.53/100人年(95%CI:1.10~3.97),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RR=12.42,95%CI:2.72~56.74,P=0.0012)、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4.06,95%CI:1.29~12.81,P=0.0168)与HIV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队列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71/100人年(95%CI:2.59~6.82),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中,女性(RR=4.42,95%CI:1.78~10 99,P=0.0014)与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2.
接尘、吸烟者死亡危险度比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比较接尘、吸烟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以1989~1992年广州市实施并建立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为基础资料,选年龄≥30岁的80987名接尘和无接尘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 (1)队列平均43.5岁,主要为工人、中学文化程度、已婚,接尘率16.3%,吸烟率43.7%,饮酒率335%。(2)队列平均随访8年,失访35人,死亡1539人,以恶性肿瘤死亡为主。(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全死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死亡相对危险度(RR),接尘者和吸烟者基本一致,但鼻咽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RR值,接尘者高于吸烟者,而肺癌、胃癌死亡RR值,吸烟者分别是接尘者的2.2倍和1.5倍;接尘可协同吸烟致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4)男性总死因、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RR值,矽尘接触者高于吸烟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RR值,木尘接触者也高于吸烟者。(5)人群死亡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吸烟者是接尘者的2.5倍。(6)男吸烟者全死因、恶性肿瘤、肺癌、胃癌的死亡危险随日吸烟量、烟龄的增加而明显递增,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危险则分别随日吸烟量、烟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接尘、吸烟者死亡RR值基本一致,接尘与吸烟存在协同作用,某些死因死亡危险吸烟者较明显,某些接尘者较明显;吸烟者PARP较接尘者高;吸烟与死亡危险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方法 于 2002 年 11月筛选和招募静脉吸毒人群队列376人,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和吸毒行为特征。队列随访时间为 1 年,计算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对死亡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结果队列随访1年中,死亡28人,死亡率为77.32/1000 人年(95%CI:48.68~105.95),标准化死亡比为47.62(95%CI:31.63~68.71)。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占全部死因的64.3%(18/2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死亡(包括全部死因)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但发现社会人口学因素中的单身和吸毒行为中的吸毒年限(≥9年)两个变量与吸毒过量死亡有统计学关联(P<0.05),其危险比分别是4.51(95%CI:1.03~19.67)和2.77(95%CI:1.10~7.00)。结论 吸毒过量致死是凉山州静脉吸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吸毒过量死亡有关的因素以及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伤害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马鞍山市区三所小学的2005名学龄儿童,以研究开始时经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评定的有、无行为问题的学龄儿童分别作为暴露与非暴露两个队列,开展为期一年伤害发生情况的随访观察,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两队列儿童伤害发生率有无差异,并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伤害发生率为42.51%,有行为问题组儿童伤害年发生率为64.87%,无行为问题组儿童伤害年发生率为38.8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u=-6.054,P=0.000)。不同类型的行为问题儿童伤害发生率分别为:违纪(A)行为66.99%,神经症(N)行为67.41%,混合性(M)行为61.40%,不同行为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行为与N行为间比较u=-0.052,P=0.958;A行为与M行为间比较u=-0.400,P=0.689;N行为与M行为间比较u=-0.364,P=0.716)。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儿童出生时母亲年龄、母亲孕期不良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防范措施及儿童上学家长接送。其中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学龄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是发生伤害的高危人群,在制订伤害干预措施时,应尤其重视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及控制,以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吸毒人群队列本底的人口学和HIV 高危行为因素与保持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队列保持人群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以及HIV血清阳转率。方法 于 2 0 0 2 - 11,在四川省凉山地区从社区招募了HIV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 333人。分析队列本底的静脉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特征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 ,以及在队列第 1次 6个月随访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来估算HIV血清阳转率。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队列半年的HIV血清阳转率为 4 0 4× 10 - 2 /人年 (95 %CI:0 5 0~ 7 5 9)和保持率为 74 8% (2 4 9/333)。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别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民族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OR值为 0 4 8(95 %CI:0 2 9~ 0 80 )。结论 本研究队列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阳转率高 ;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低。 相似文献
6.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与死亡相关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结果与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1989~1992年广州市实施职业健康监护(OHS)系统中建立的399家工厂中≥35岁的78785名职工的个体健康档案为基础资料,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随访至1998年12月31日,了解队列中职工的生存状态和死亡情况,并进行χ^2检验和Cox模型分析。结果 (1)队列中78785名职工随访8年,共627635人年(男性389240人年),总死亡人数为1525人,总死亡率为240.0/10万人年(男330.4/10万人年、女100.3/10万人年)。(2)队列中男女职工有职业接触史者分别为46.1%和34.4%,建档时有吸烟史男女职工分别占70.3%和1.5%。(3)无论男性或女性,总死亡率与OHS评价结果均有明显相关,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职业接 相似文献
7.
吸烟、饮酒与胃癌死亡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吸晒烟、饮酒与胃癌死亡关系的研究。方法:选择晒烟产区四川什邡市某农村社区35岁以上的所有农民30525人进行了1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累计吸晒烟量为360kg-,540kg-以上时,其RR分别为3.3429,3.1387;调整后的RR为3.100,2.7431。累计饮白酒量为150kg,300kg以上时,其RR为3.4581,2.6015;调整后的RR为4756,1.7281,吸烟史或饮酒史达30年以上时,其RR分别为1.7624,1.6490。结论:吸晒烟,饮酒是该农村社区人群胃癌发生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对该人群应加强戒烟,节制饮酒的宣传,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饮食习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估心脏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学损失.方法 采用前瞻住队列研究方法,依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2306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日和医疗费用.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为46.76 d,医疗总费用、药费、检查费和治疗费分别为246 788.83、79 732.39、10 704.31、38 299.33元,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的81 073.14、13 150.75、2760.74、5808.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感染可延长心脏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医疗费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饮食中的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西方人食用植物雌激素(PE)与患乳腺癌的关系,对荷兰妇女日常饮食中异黄酮(isoflavones)和木酚素(1ignans)的摄入进行一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欧洲的一项关于癌症和营养的前瞻性调查(EPIC,1993-1997年)队列中的荷兰妇女。排除标准:热量摄入〈500或〉6000kcal/d,已患癌症的患者。15555例妇女成为合格的研究对象。研究开始时.每个对象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饮食频度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项目、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静脉吸毒人群HIV阳转率与队列保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和队列本底的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以及6个月随访情况与队列12个月保持率的关系。方法于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从社区筛查HIV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来估算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和分析队列本底的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以及6个月随访情况与队列12个月保持率的关系。结果静脉吸毒人群队列12个月的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3.17×10-2人年(95%CI=0.98~5.37)和保持率为70.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队列12个月保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6个月能随访到(OR=8.74,95%CI=4.95~15.41;P<0.0001)和彝族(OR=0.50,95%CI=0.28~0.87;P<0.0151)。未见静脉吸毒人群队列本底的HIV高危行为因素与队列12个月保持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彝族和6个月未随访到的吸毒人群队列12个月的保持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