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高气压作业和急性减压病与减压性骨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汉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18(6):378-379
1.高气压作业可分为干式与湿式两大类:(1)干式:如沉箱和建造地下、水下隧道等。沉箱是埋在地下或水下的,由水泥制成,底朝上、开口朝下的“空箱子”,工人在沉箱内工作。隧道(包括初期的顶管过程),亦处于地下或水下。为了防止周围泥土中水的渗入,必须在建造时及工人在内工作时,按照深度,向沉箱或隧道内先充入相应气压的压缩空气。工人在“干”的压缩空气中工作,因此称为干式。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工程改用常压的沉井,沉箱已很少应用。多数干式高气压作业在地下10~20m深处工作,即增加1~2个大气压。海底隧道可达水下20~30m深… 相似文献
2.
减压病时动态气泡定量检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动态气泡检测仪,对33只患争性减压病家兔进行气泡定量检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时间内气泡总数和每一心动周期内气泡信号出现频率以及气泡音强度大小,可作为减压病诊断指征;血流中经心肺气泡数量的改变和微循环障碍程度与动物发病率和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为减压病的早期诊断和减压病气泡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减压病神经损伤机制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效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脊髓型减压病(DCS)的神经损伤变化过程,探讨DCS致神经损伤的机制,并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DCS脊髓神经损伤的效用。方法9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生理氯化钠(NS)组、NGF治疗组、高压氧(HBO)暴露组、NGF与HBO联用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型DCS模型,给予外源性NGF。观察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rk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脊髓组织NGF及其受体Tr-kA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在极快速减压致伤后24 h达到高峰,NGF阳性细胞主要为神经元胞体和胶质细胞。TNF-αIHC阳性率、组织内蛋白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在48 h达到高峰,TNF-αIHC阳性染色主要为灰质胶质细胞,凋亡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神经元,TNF-α蛋白表达的时间分布特点与神经细胞凋亡相似,两者变化趋势一致。NGF处理组TNF-α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在24、48和72 h较生理氯化钠组明显减少。NGF与HBO联用组的TNF-α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单纯NGF组和HBO暴露组。结论NGF、TrkA、TNF-α和神经元凋亡参与了DCS脊髓损伤过程,NGF可起到自身神经元保护作用,TNF-α可能参与介导了脊髓型DCS神经元凋亡,给予外源性NGF有神经元保护效用,与HBO联用可在改善DCS诱发的脊髓神经细胞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减压性骨坏死尸体解剖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减匠性骨坏死(DON)病人的病理改变,国内尚无报道。我院于1985年6月遇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9岁,1964年2月~1966年8月在沉箱中挖泥土,工龄2年半,一般工作气压101~202kPa,每天工作5~6小时,劳动强度大,不规则减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减压病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于大鼠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的预防效应.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以高压氧(250 kPa,60 min)处理,18 h后进行模拟空气潜水(60 m,100 min),观察快速减压(200 kPa/min)后动物的DCS发病情况.另3组动物分别以常压空气(n=30)、常氧高氮气体(n=13)以及在高压氧预处理前30 min以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N-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n=13).另外,检测了高压氧暴露后大鼠大脑和脊髓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空气和常氧高氮处理组动物DCS发病率分别为63.3%和61.5%,高压氧预处理组发病率(3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NAME后,DCS发病率升高(69.2%).高压氧暴露后大鼠大脑和脊髓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L-NAME能抑制此效应.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大鼠DCS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诱导一氧化氮的生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快速减压对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快速减压后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究减压病造成视网膜早期功能损伤的特点.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NC)组、安全减压(SD)组、快速减压处理后0 h(RD0)组和6 h(RD6)组,安全减压组、快速减压处理组实验动物暴露于加压舱内,舱内气压在30 s内升至1.0 MPa,维持5.5 min,快速减压组打开放气阀在55 s减至常压,安全减压组采用动物安全减压方案减到常压.采用RETIscan 3.15系统检查一侧眼的mfERG.结果 快速减压后mfERG杂波增加,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RD0组中央区P1波反应密度低于NC组和SD组,RD6组周边P1波反应密度较RD0组降低.NC组、SD组、RD0组RD6组总和反应P1波幅值分别为(71.1±7.5)、(53.6±9.3)、(38.2±13.1)、(18.4±7.7)μV,各组间幅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13,P<0.01).RD0和RD6组各象限P1波反应密度低于NC组,在SN和ST象限中P1波幅值降低,RD0和RD6组在SN和ST象限N1波幅值均低于NC组和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0和RD6组各环区反应密度均低于NC组和SD组,各环区P1和N1波幅值均低于NC组和SD组,RD6组在各环区P1和N1波幅值均低于R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减压会造成大鼠mfERG发生特征性改变,主要累及上方和近视盘区域视网膜. 相似文献
7.
空气潜水减压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空气潜水减压病大鼠模型,选用成年清洁级SD大鼠,以适当"压力-时程-减压速率"高气压暴露方案处理,分组如下:(1)600 kPa-90min暴露-200 kPa/min减压(n=8);(2)700 kPa-90min暴露-200 kPa/min减压(n=8);(3)700kPa-100min暴露-100kPa/min减压(n=8);(4)700 kPa-100min暴露-200kPa/min减压(n=37).出舱后置于转笼中以3m/min速度运动30min.从整体行为学、大体及显微病理学、炎症反应等方面筛选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控制高气压暴露的"压力-时程-减压速率"以及转笼运动方法,能制备出具有稳定发病率的大鼠减压病模型,并能很好地观测.建立了包括行为学、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大体病理和显微病理以及炎性指标在内的模型评估体系.能根据需要建立特定发病率的减压病大鼠模型,建立的评估体系能很好地反映模型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9.
10.
乙醇治疗急性减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醇治疗急性减压病(ADCS)的疗效。方法给予12例ADCS患者52度白酒(乙级大曲)100~150 ml,加入等量的5%葡萄糖溶液中,于10 min内口服完毕,然后观察并记录ADCS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6例ADCS患者,饮酒后15 min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 min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60 min左右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其余6例ADCS患者于饮酒后25 min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50 min左右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140 min左右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结论饮酒治疗ADCS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有效代替加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