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29篇 |
完全免费 | 2010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2933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38篇 |
2019年 | 391篇 |
2018年 | 317篇 |
2017年 | 568篇 |
2016年 | 540篇 |
2015年 | 667篇 |
2014年 | 1453篇 |
2013年 | 1565篇 |
2012年 | 1999篇 |
2011年 | 1886篇 |
2010年 | 1777篇 |
2009年 | 1659篇 |
2008年 | 1981篇 |
2007年 | 1694篇 |
2006年 | 1341篇 |
2005年 | 1400篇 |
2004年 | 1223篇 |
2003年 | 988篇 |
2002年 | 1016篇 |
2001年 | 1026篇 |
2000年 | 949篇 |
1999年 | 809篇 |
1998年 | 678篇 |
1997年 | 560篇 |
1996年 | 512篇 |
1995年 | 402篇 |
1994年 | 363篇 |
1993年 | 264篇 |
1992年 | 138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 调查目标总体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于2002年开展,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4个部分。结果 城市居民能量食物来源构成中,谷类食物仅占48.5%,脂肪供能比高达35.0%;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于合理(61.4% vs.27.5%)。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低体重率为7.8%。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5.2%。人群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2.6%;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依次为2.9%、11.9%、7.4%。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30.2%、247%、25.0%。中国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以及年龄别差异。结论 中国人群的健康面临双重疾病负担。城乡个体营养与健康水平的差异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3-5岁幼儿血铅水平,为制定防止环境铅污染,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9省19个城市中双阶整群随机抽样采集3-5岁细儿静脉血6502份,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抽谱法测定血铅。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城市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88.3μg/L,男童血铅均值(91.1μg/L),略高于女童(87.3μg/L)。29.91%的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相关分析表明:(1)血铅增高对儿童体格发育其动作行为,语言能力的发展等29个方面存在负面影响。(2)父母的行为对儿童血铅的影响。(3)不良生活习惯使儿童血铅升高。结论:中国儿童血铅较发达国家儿童血铅高,铅污染日益严重,儿童血铅呈上升趋势,政府和全社会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前后儿童血铅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1997年 8~9月间 ,在上海市 5个区县 30所托幼机构 196 9名 1~ 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水平抽样调查 ,然后于1998年 4~ 6月及 1999年 8~ 9月对相应人群进行血铅水平两次追踪调查。调查采用末梢血纸片法血铅测定方法。结果 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几何均数在推广无铅汽油前为 83μg/L ,推广无铅汽油后的 1998年为 80 μg/L ,1999年为 76 μg/L ,与前一年相比血铅水平的变化均有显著意义 (t值分别为2 .2 190、4 .4 5 76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 ;超过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10 0 μg/L)的比例也由使用无铅汽油前的 37.8%下降到 1999年的 2 4 .8%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u =8.82 4 7,P <0 .0 1)。儿童血铅水平几何均数下降幅度徐汇区为 10 μg/L、静安区 11μg/L、杨浦区 6 μg/L、嘉定区4 μg/L、崇明县 2 μg/L。 结论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降低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方鹤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3):172-173
腹泻是伴随人类诞生而存在的常见多发病。愈是贫困,卫生条件越差,腹泻发病率就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小儿第一位死因。为此,WHO于1978年提出了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已在第三世界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可减少100万小儿死亡。腹泻在我国小儿中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986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的七省一市调查结果(为全年监测):我国农村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为每年(2.…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 总被引:57,自引:19,他引:38
学龄青少儿是处于旺盛生长发育的群体 ,其生长发育、健康和体质与未来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保障[1 ] 。本文通过分析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 ,剖析我国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和动态变化 ,指出存在问题 ,并从宏观角度提出干预建议。生长发育涵盖体格、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所用 1979年资料来自 16个代表性省市[2 ] ,其余来自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典型抽样。体格发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在 1979~ 2 0 0 0年间进行 ,机能和运动素质 (指标规范化较迟 )分析集中在 1985~ 2 0 0 0年阶段[3] 。1 体格发育出现全方位增… 相似文献
6.
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分析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目的描述我国儿童血铅整体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追溯等途径熏收集国内1994-2004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血铅研究的论文熏从中选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鄄MS)检测血铅,并有严格质量控制报告且研究样本量大于100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儿童血铅平均值为92.9μg/L(37.2~254.2μg/L),有33.8%(9.6%~80.5%)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超过100μg/L;在所报道的27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中,有9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儿童血铅平均水平超过100μg/L;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区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及铅中毒率较高,其中山西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及铅中毒率最高,分别为172.5μg/L和70.6%;湖南省最低,儿童血铅平均值及铅中毒率分别为42.4μg/L和10.1%;男、女儿童的血铅平均值分别为96.4μg/L和89.4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0~6岁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居住在工业区和市区儿童的血铅水平高于郊区和农村儿童。结论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污染可能是影响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潜在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促进智力发育预防智力低下重在早期教育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鲍秀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32-34
1 早期教育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 0~ 6岁 ,特别是 0~ 3岁小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 ,促进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 ,预防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智力低下 ,促进有可能发展为智力低下的高危儿或智力已经偏低于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 ,预防和改善智力低下。2 早期教育效果的研究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后天因素有环境和生物学高危因素。围产期高危儿属后一种。早期教育始于 19世纪 ,2 0世纪有了较快发展。许多科学家证明 ,早期教育对因环境或生物学因素所致的智力落后都有明显效果。2 .1 对于环境高危儿教育的研究 1975年 ,美国海勃…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制定防止环境铅污染,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15个中心城市中采集0~6岁儿童末梢血17141份,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中国城市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59.52μg/L,血铅水平≥100μg/L占10.45%,血铅水平≥200μg/L仅有0.62%。血铅水平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男童的血铅水平均值(59.50μg/L)高于女童血铅水平均值(54.95μg/L)。多元回归分析表明:①儿童生活居住环境会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②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以及儿童生活或卫生习惯对儿童血铅有影响。③饮食以及营养状况也与儿童血铅水平有关。结论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儿童血铅水平,需要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北京地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6月间在北京市6个区县随机抽取3131名2~6岁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2~6岁各年龄组儿童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38、11.06、10.75、10.60和10.28h。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23.54o,6,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5.53%,喉头哽咽0.54%,张口呼吸3.32%,睡眠呼吸暂停0.19%,磨牙7.52%,梦呓4.95%,梦游0.38%,睡眠中肢体抽动1.55%,睡眠不安6.32~,5。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差异。【结论】目前北京市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时间较前普遍有所减少,应引起北京市儿科、儿保工作人员及儿童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