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526篇 |
完全免费 | 215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5374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361篇 |
2016年 | 672篇 |
2015年 | 886篇 |
2014年 | 4950篇 |
2013年 | 4475篇 |
2012年 | 5694篇 |
2011年 | 5385篇 |
2010年 | 5356篇 |
2009年 | 5245篇 |
2008年 | 6288篇 |
2007年 | 4860篇 |
2006年 | 1257篇 |
2005年 | 1305篇 |
2004年 | 1000篇 |
2003年 | 573篇 |
2002年 | 517篇 |
2001年 | 389篇 |
2000年 | 441篇 |
1999年 | 548篇 |
1998年 | 391篇 |
1997年 | 742篇 |
1996年 | 513篇 |
1995年 | 521篇 |
1994年 | 480篇 |
1993年 | 194篇 |
1992年 | 139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24,自引:0,他引:124
高开焰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5-7
农村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将农村卫生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新的发展。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农村卫生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问卷调查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结果]多教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如早餐问题).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医学生比非医学生对营养知识更加了解.[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现阶段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9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6.4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和慢性病预防素养(4.66%)。东、中部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下居民高于45岁及以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结论中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讨四川省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地震灾区20d后137例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3%,其中较明显的有强迫为35.8%,人际关系敏感为30.7%,焦虑为24.1%,抑郁为22.6%,敌意为20%.恐惧为15.3%.女生除躯体化、偏执、敌意,附加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男生;灾区学生SCL-90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恐怖、焦虑、精神病症状、总分方面,提示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格测评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灾区青少年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结论 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对他们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7.
8.
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中国大地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农村卫生三大支柱之一(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赞赏。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失去了乡、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合作医疗制度曾有过几起几落。本届政府在执政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浙江、广东、甘肃、湖北、云南6省18~69岁的城乡居民1175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知识性健康素养方面,农村居民对慢性病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慢性病知识(〈60.8%)。城市居民对这两类知识的掌握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对基本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知识掌握较好(〉72.2%),而农村居民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则不足(〈59.3%)。在其他方面,城乡居民都对最基本的急救常识、心理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城乡居民个人卫生行为形成率较高(城市居民〉90.7%,农村居民〉76.0%),但其他健康行为特别是体检行为(城市居民37.9%,农村居民26.6%)和体育锻炼行为(城市居民52.2%,农村居民17.0%)形成率则较差。城乡居民都具有较高的信念性健康素养(城市居民〉78.8%,农村居民〉61.6%)。在功能性健康素养方面,城乡居民在就医时沟通和清楚介绍病情能力最好(城市居民〉73.8%,农村居民〉66.2%),对健康词汇的认知能力最低。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别,应该根据城乡居民的不同特点开展针对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