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85篇 |
免费 | 7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441篇 |
口腔科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10641篇 |
内科学 | 1205篇 |
皮肤病学 | 121篇 |
神经病学 | 248篇 |
特种医学 | 431篇 |
外科学 | 980篇 |
综合类 | 11758篇 |
预防医学 | 9577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5398篇 |
50篇 | |
中国医学 | 2607篇 |
肿瘤学 | 7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434篇 |
2020年 | 688篇 |
2019年 | 387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953篇 |
2016年 | 1096篇 |
2015年 | 1212篇 |
2014年 | 3651篇 |
2013年 | 3642篇 |
2012年 | 4471篇 |
2011年 | 5182篇 |
2010年 | 4974篇 |
2009年 | 4367篇 |
2008年 | 4123篇 |
2007年 | 2631篇 |
2006年 | 1929篇 |
2005年 | 866篇 |
2004年 | 897篇 |
2003年 | 382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218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发放静脉输液认知状况调查表,调查重庆地区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我院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根据静脉输液相关指南设计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认知状况问卷调查表,采取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修订完善问卷调查表,采用抽签法抽取重庆地区21所不同级别医院发放调查表2 000份,有效回收1 840份.结果 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20个项目的总分为(53.65±20.45)分,得分低的项目为拔针后针眼沾水及热敷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方法、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原则、静脉炎的预防方法5个项目.分组比较情况:①不同年龄分组比较,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40岁组与41~6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组与61~80岁组、41~60岁组与61~8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文化程度的分组比较,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小学组与中学组、小学组与大学组、中学组与大学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不同级别医院分组比较,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医院组与2级医院组、3级医院组与1级医院组、2级医院组与1级医院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首次与多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比较,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城镇与农村患者分组比较,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地区住院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差,60岁以上患者、低学历患者、低级别医院患者、首次输液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更差,提示护理人员应针对静脉输液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制定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宣教,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知识水平,做好静脉输液的自我护理,达到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和呼吸科住院的例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的照顾者46例为健康教育对象.采用在院期间面对面指导,发放压疮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和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的方式进行防压疮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和压疮发生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明显优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行为,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微信进行健康教育,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方法 对照组为2015年35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传统的电话回访模式;观察组为2016年35例腹膜透析患者,在传统的电话回访的基础上增加微信互动.微信平台的人员构成:临床医生、腹膜透析专科护士、营养师、患者及家属.通过微信平台,管理员定期循环发布腹膜透析相关健康宣教知识,腹膜透析患者按照宣教指导,改变健康行为方式.结果 经过阶段式的循环宣教指导,跟踪12个月后,腹膜炎发生率明显减低,由2015年的1例/61.4个腹膜透析月降至2016年的1例/70.6个腹膜透析月.结论 运用微信进行阶段式循环健康宣教模式,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提高对腹膜炎的认识深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观察住院全程,统计患者治疗依从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 本组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率达85.0%,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0%以上,住院时间为20 d-3个月,有效率达100.0%.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健康教育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主动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颌面部整形求术者体像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鲁龙光等编制的体像障碍自评量表(SSBI)作为调查问卷,以颌面部整形求术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完成796例问卷调查及体像特点的分析,有体像障碍倾向的患者共有63例,其中无明显手术指证患者29例,接受干预的患者有21例,对21例患者采用认知重建、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前21例患者的体貌关注度、体貌改变度、躯体缺陷度、情绪受损度、他人评价度、体貌认知度、社会交往度以及体障诱因度的各维度分值分别为2.21、2.14、2.07、2.00、1.86、1.71、1.66、1.14,而干预后的分值分别为1.81、1.53、1.37、1.1、1.26、1.02、0.94、1.01.且患者求术欲望明显降低,均未再次就诊求术,生活质量综合评定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也由干预前的评分50.7、47.6、51.3、53.1变为干预后的55.6、53.4、57.8、55.7.结论:健康教育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体像障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9周。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应用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痴呆患者照顾者对综合干预的意见与建议,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操作经验拟定访谈提纲和计划,对18名痴呆患者照顾者进行访谈.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认为综合干预能提高积极感受,减轻照料负担,但干预方式不够便捷、健康教育方式较单一,建议向社区化、多样化发展.结论:痴呆患者照顾者对综合干预效果较满意,但认为干预方式缺乏灵活性,应拓展社区干预服务,满足患者及照料者的多方位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孕期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观察整个孕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定期产检率、坚持测血糖率及控制饮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问题式学习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保健能力,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ino-MONICA方案的方法,对177例住院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KAB 值分析。结果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为42.09%;信念率为71.47%;行为率为54.69%。另外,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需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进行个性化教育,以提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知信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P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胆管结石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3月出院的80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APP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出院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复发率、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病因、危险因素、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方面的管理行为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PP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胆管结石出院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延续性护理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