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的变化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围产保健意识及保健服务的增强 ,妇女孕期体重的增加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孕产妇的重视 ,对孕期体重增加水平进行重新评价也势在必行。近年来 ,国内有关孕期体重增加及其对母儿影响的报道有所增加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饮食习惯的差异以及研究方法和标准的不甚统一 ,因而得出的具体数据亦不甚一致 ,但是研究的结论基本相同。现将有关研究与探讨的结论综述如下。1 孕期体重增加的变化多年来 ,孕妇体重增加的情况一直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往临床多注意孕期体重的增长幅度(或… 相似文献
2.
孕妇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孕妇孕期营养充足,但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将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为探讨孕期营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420例初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1082名单胎初产孕妇的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记录其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后,记录有无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早剥)。结果:①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组的孕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②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③子痫前期、巨大儿和剖宫产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④新生儿体重与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的相关系数为0.207(P<0.001)。结论:对孕前及整个孕期体重的控制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广西汉族大学生2005与1985年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发育趋势,为学生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05年广西汉族大学生体质调研的形态、生理功能发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乡男身高发育水平提高,城男、城女、乡女身高发育水平稳定。男生体重增加,女生体重下降。多数年龄组胸围发育水平下降,收缩压下降。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下降,舒张压上升,脉压缩小。城市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发育优于乡村学生,男生优于女生,城乡差异有缩小的趋势。结论广西汉族大学生体形发育趋向细长型,心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量的关系,为孕期围产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5月31日374例的孕妇资料,并对其中无妊娠合并症在河北省霸州市第一医院进行正规围产保健及分娩的275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P>0.05),而在一定范围内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后出血量有相关性。结论:孕期适当控制饮食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而在一定范围内产后出血量随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14例孕产妇进行既往生育史、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的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乌鲁木齐市产妇孕前BMI指数为(21.63±3.68)kg/m2;孕期增重(16.89±5.82)kg;新生儿出生体重(3.30±0.51)kg;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新生儿体重分组不同,产妇的孕期增重及孕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有关。结论: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孕前控制体重、孕期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肩难产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肩难产是产科的一种紧急情况,凡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称肩难产。有专家报道肩难产的发生率为0.15%-0.3%^[1]。20多年来,肩难产的发生率有所上升,这与胎儿体重增加有关。临床上有时很难预测肩难产,一旦发生,常使无经验的助产者惊慌失措,在慌乱中造成新生儿产伤, 相似文献
8.
肥胖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24例,根据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3组,孕前BMI≥25者36例为孕前肥胖组;孕前BMI在17~24之间,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150例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组;孕前BMI在17~24之间,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38例为正常组。探讨各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及出现产科合并症的情况。结果:孕前肥胖组及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肥胖,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肥胖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同时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进入21世纪,肥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与艾滋病、吸毒和酗酒共同组成了新的4大社会医学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2个人之中便有1个人超重(overweight), 相似文献
10.
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正常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量的相关性,为围产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2月28日692例在河北省霸州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孕妇病例,并对其中524例在我院进行正规围产保健,无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内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量无相关性,孕期体重增加小于15Kg组和超过15Kg组比较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相关性.孕期体重增长大于18Kg组与孕期体重增加小于18Kg组间产后出血量有相关性.结论①孕妇体重增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②孕期体重增长超过18Kg时产后出血量增加;③对孕期体重增加进行合理的监控,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