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6篇 |
完全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538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665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405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313篇 |
2002年 | 36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79,自引:17,他引:62
目的: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度重视,以预防医院MRSA的发生和暴发流行。方法:对我院1999年1-12月发生的12例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MRSA可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MRSA寄殖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因素诱发。结论:广泛开展MRSA前瞻性检测,积极治疗并隔离MRSA患者及携带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重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32例医院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情况,以及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32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11例。主要是第三代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累计使用种类多、使用时间长且多为联合用药;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对医院真菌感染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医院真菌感染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46
杨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46-347
目的 探讨医院真菌感染特点、诱因、常见菌种及抗真菌的。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3月 ̄1998年8月117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59例,泌尿道感染40例,肠道感染11例,其他7例。白色念珠菌6株,占48.4%,热带念珠菌21株,占16.4%。其主要诱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气管插管及留置尿管等。结论 近年医院真菌感染的发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0,他引:3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调查我院近3年收治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感染的128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培养结果及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多见于急性白内病,肺癌,好发部位为呼吸道,血液、口腔、泌尿道等,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47.2%,G^-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阿米卡星较敏感,G^ 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见于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积极控制原发病,预防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李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8-119
目的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并发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方法 通过对42例真菌感染患者现状调查,对疑有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泌物和体液的培养。结果 真菌感染占同期肿瘤科医院感染病例的11.67%,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肺部、肠道;真菌感染类型主要是白色念株菌感染、克柔念株菌感染等;感染发生与患者原发病、放疗、化疗及激素的应用、抗生素应用等有关。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的各类临床标本得到的236分离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危重、老年和意外伤抢救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住院周期长、侵入性技术的应用、交叉感染和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房是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术后伤口次之.结论缩短住院日,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感染管理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175例真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目的调查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175例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0.00%),胃肠道占第2位(23.43%),泌尿道占第3位(19.43%);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68.57%),热带念珠菌占第2位(6.86%),光滑念珠菌占第3位(5.71%)。结论本组病例发生院内真菌感染与使用抗生素、原发疾病、老龄化等危险因素密切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手足口病是(hnd,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现将2000-2003年浙大华家池幼儿园发生的53例手足口病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本组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7.51%,与全院平均感染率5.99%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伴意识障碍者感染率40.85%,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12.9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81.61%医院感染发生在住院初<2周;76例医院感染均使用了抗生素;行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率92.00%,无气管插管者下呼吸道感染率8.07%,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中病情危重、侵入操作及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入院初2周是医院感染的好发时段,应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置管后败血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后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35例中心静脉置脉置管后导管败血症(CRS)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导管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防治措施等,结果:14例患者经拔管2-3d后体温降至正常,10例均有拔管次日体温降至正常,3例拔管后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感染到控制,8例因原发病原,恶性肿瘤加上CRS而间接导致死亡,CRS常见病原体真菌,革兰阴性杆菌,然后是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的敏感率60%。结论: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深静脉的导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