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对弓形虫速殖子SAG1-ROP2复合基因免疫效果的影响。 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G1-ROP2和pEASY-E1-LTB。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用PBS(A组)、 pcDNA3.1空质粒(B组)、 pcDNA3.1-SAG1-ROP2质粒(C组),以及pcDNA3.1-SAG1-ROP2质粒和pEASY?-E1-LTB质粒(D组)进行滴鼻免疫,每种质粒20 μg/(只·次)。每组小鼠随机抽取15只,每周免疫1次,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测定其血清IgG和IgA抗体水平,气管和小肠黏膜冲洗液分泌型IgA(sIgA)水平,以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每组中余7只小鼠,每周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4周,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接种感染(1×103/鼠),观察比较各组生存时间。 结果 成功构建pEASY-E1-LTB重组表达质粒。D组小鼠血清IgG(0.626±0.100)和IgA抗体水平(1.086±0.138),气管和小肠黏膜冲洗液sIgA水平(0.886±0.164),以及细胞因子IFN-γ[(2 017±266)pg/ml]和IL-4水平[(203±31)pg/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A、B、C和D组小鼠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4、6和10 d,D组的生存时间长于其他各组(均P<0.05)。 结论 LTB能明显增强弓形虫速殖子SAG1?鄄ROP2复合基因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 (LT)不仅是很强的口服免疫原 ,而且其粘膜免疫佐剂作用显著。LT的毒性限制了它的直接使用 ,希望通过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获得具有粘膜免疫佐剂作用的LT减毒株。方法 :以人源LT基因为研究对象 ,首先构建了重组质粒 pUC19 LT ,然后用单引物PCR法和重叠延伸PCR法分别构建了LTQ7和K63基因突变体。结果 :CHO细胞体外试验和家兔肠结扎体内试验毒性测定的结果表明 ,LT突变体K63的毒性明显降低。结论 :K63有希望成为候选的高效粘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ELISA法检测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的研究。用酶标抗-CT建立的ELISA,检测杭州市医院病人分离的70株和动物分离的56株大肠杆菌,以及来源于腹泻患者的10株沙门氏菌、亲水气单胞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和耶尔森氏菌,结果仅从病人菌株中检出3株ETEC/LT+,阳性率为4.3%;未发现与其它4种肠道病原菌有交叉反应。这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检测ET EC的方法,在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研究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空肠弯曲菌(CJ)外膜蛋白(PEB1)及大肠埃希菌LTB融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应用重组PCR技术将PEB1和LTB序列连接,构建PEB1-LTB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SDS- PAGE电泳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蛋白的抗原性.肌注方式免疫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IgA及黏膜冲洗液中sIgA抗体水平.结果 PCR扩增分别获得约787、372 bp产物,二者融合后获得一约1180 bp目的基因;该重组蛋白可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肌注小鼠后其血清IgG、IgA及黏膜冲洗液中sIgA含量均显著增高(P <0.01).结论 构建PEB1-LTB融合蛋白可有效增强小鼠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5.
粘膜免疫佐剂活性是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除野生型LT外,LT突变体如LTE112K、LTG33D等及重组体rLTB均具有很强的粘膜免疫佐剂活性;同时后者具有毒性较低的特点,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研究前景。本文对LTs作为粘膜免疫佐剂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近况作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产生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使用二个寡核苷酸引物,直接从麦康凯平板的菌落中对该毒素的 A 亚基一段高度保守区域的 DNA 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30株细菌只有产生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它细菌均为阴性.此法简便、特异、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基因的表达。方法针对LT基因设计siRNAs序列,在ETEC培养过程中,将针对LT的siRNA、非特异性对照siRNA、阴性对照siRNA和LB培养基分别加入siRNA组(siRNA-LT1组、siRNA-LT2组)、siRNA-coa3组、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分3个时间点加入,每次1nmol。在首次加入siRNA后45min(A时间点)、90min(B时间点)、135min(C时间点)留取菌液,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3个时间点5组LT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NA-LT1组、siRNA-LT2组和空白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的L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iRNA-LT1在A、B、C 3个时间点对LT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0.9%、70.1%、72.5%,siRNA-LT2在A、B、C 3个时间点对LT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0.1%、69.2%、70.5%,siRNALT1组、siRNA-LT2组对LT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与相应处理时间的siRNA-NC组、siRNA-coa3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LT1和siRNA-LT2在A、B、C 3个时间点对LT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43.1%、18.4%、5.0%和38.2%、15.4%、30.1%。结论针对LT基因设计合成的siRNA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LT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融合蛋白,并探索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采用不同的诱导温度,IPTG浓度,葡萄糖含量,pH值以及不同的培养基优化重组菌TB1(pMAL-c2X-mlt)的表达条件,表达产物经超声粉碎,超声上清经初步盐析、应用直链淀粉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物的免疫学反应性。结果 融合蛋白在诱导表达产物中的含量达到16.11%,纯化产物的纯度达到72.58%。纯化产物能够被抗CT血清所识别。结论 成功表达并纯化出了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获得了纯度较高并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随着免疫学及疫苗研究的不断发展,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LT的免疫学机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是很强的免疫原,也具有很强的粘膜免疫佐剂作用,但LT的毒性限制了它在人类疫苗中使用。本研究希望通过定点诱变构建无毒或减毒并保持LT免疫学特性的突变体。方法:以人源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菌株E.coli44815为研究对象,应用本研究室改进的SDS裂解法小量制备含LT基因的野生大质粒,PCR扩增LT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NEB193_elt;采用重叠延伸法PCR对LT第63位氨基酸进行体外定点诱变,构建LT突变基因的重组克隆载体,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采用本研究室改进的SDS裂解法,可成功地小量提取满足扩增模板要求的大质粒;所克隆的LT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定点诱变正确,无非特异性突变。结论:克隆的LT野生基因和定点诱变基因可用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对其粘膜免疫佐剂性或其他相关特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