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51篇
  免费   149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532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2302篇
内科学   4746篇
皮肤病学   878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5891篇
预防医学   1108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447篇
  8篇
中国医学   142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1400篇
  2013年   1680篇
  2012年   2178篇
  2011年   2259篇
  2010年   2110篇
  2009年   2051篇
  2008年   2174篇
  2007年   2141篇
  2006年   1886篇
  2005年   1510篇
  2004年   1322篇
  2003年   1127篇
  2002年   986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目的 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4+ 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 结果 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2O(1 mm H2O=0.009 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 结论 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南京市某国际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某国际高中所有学生开展纸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 共纳入17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艾滋病和梅毒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1%和46.8%;有过性行为的占14.6%,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2.0%,(χ2=10.799,P=0.005);有吸毒史的学生占9.3%,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1.2%,(χ2=21.062,P<0.001);梅毒知识知晓者与不知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6,P<0.001)。 该国际高中学生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高中生开展毒品危害教育和性病艾滋病防治应作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行胸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胸部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淋巴结或胸膜受累所占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综合检查诊断结果比较,胸部CT检查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55%、91.67%,漏诊2例(5.00%);艾滋病伴肺结核患者接受胸部CT检查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双肺肺叶、肺段可见明显渗出性病变,肺内纤维索条影显示明显,同时还呈现明显空洞影、斑片状影,伴有明显腋窝、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心包、胸腔积液等情况。结论胸部CT检查方式用于艾滋病伴肺结核患者诊断,能够获得明显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的现状,提出促进青年学生主动检测意愿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促进大学生HIV主动检测意愿调查问卷,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某高校778名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778名大学生中,91.6%的学生有艾滋主动检测意愿,在不同年级(χ2=11.416,P=0.010)、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风险情况(χ2=18.615,P<0.001)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级为大二或大三、认为自己艾滋病感染风险为非常低或比较低或一般(P均<0.05)的青年学生更愿意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结论 该高校大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较高。应该结合该高校学生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HIV主动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1周内进行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病毒载量检测和CD4细胞计数,2~4周后随访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综合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大于20 IU/mL的84例样本随访均转阳,2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20 IU/mL,随访结果最终为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TND的16例病例,随访结果为阴性。  结论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能快速准确鉴别,缩短随访复查的时间,提早对病情准确判断,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可用于艾滋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样本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提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综合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参考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综合教育模式管理),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HAART治疗覆盖率92.00%,参照组为68.00%;实验组死亡率0.00%和随访率96.00%,参照组为8.00%、88.0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教育模式管理方法可显著提升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10.
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强效的中枢兴奋剂,因其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的兴奋作用而导致滥用,可卡因的长期摄入可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和药物依赖性。此外,可卡因滥用者常因共用针具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高风险活动而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自噬(Autophagy)是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调控途径,可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和调节细胞生长,是细胞死亡或存活的重要仲裁者,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可卡因诱导神经细胞自噬和相关神经毒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可卡因与自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