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28篇
  免费   6353篇
  国内免费   950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638篇
妇产科学   1673篇
基础医学   3311篇
口腔科学   767篇
临床医学   36919篇
内科学   7197篇
皮肤病学   609篇
神经病学   1072篇
特种医学   3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4500篇
综合类   51198篇
预防医学   73850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25424篇
  183篇
中国医学   10930篇
肿瘤学   82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323篇
  2022年   2717篇
  2021年   3165篇
  2020年   4680篇
  2019年   3593篇
  2018年   1404篇
  2017年   3455篇
  2016年   3764篇
  2015年   4683篇
  2014年   13568篇
  2013年   13387篇
  2012年   16259篇
  2011年   17934篇
  2010年   17476篇
  2009年   16090篇
  2008年   18092篇
  2007年   15336篇
  2006年   13120篇
  2005年   11984篇
  2004年   9642篇
  2003年   7653篇
  2002年   5154篇
  2001年   4161篇
  2000年   2907篇
  1999年   2281篇
  1998年   1413篇
  1997年   1339篇
  1996年   1147篇
  1995年   1150篇
  1994年   1073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并发糖尿病肾病(DKD)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衡阳市某两所三甲医院收治的3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分组,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30~300 mg/24 h纳入DKD组,UAER<30 mg/24 h纳入非DKD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KD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的308例T2DM患者中,DKD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136例(44.16%),非DKD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172例(55.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KD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压史人数占比、腹型肥胖人数占比高于非DKD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低于非D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β=0.055,OR=1.057,95%CI=1.007~1.109)、收缩压(β =0.039,OR=1.040,95% CI=1.016~1.064)、LDL-C (β=0.333,OR=1.395,95%CI=1.017~1.914)、腹型肥胖(β=0.596,OR=1.815,95% CI=1.039~3.171)、HbA1c (β=0.182,OR=1.199,95%CI=1.071~1.344)是T2DM患者发生DKD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β=-0.018,OR =0.983,95%CI=0.967~0.998)、自我效能评分(β=-0.029,OR=0.972,95%CI=0.948~0.996)是T2DM患者发生DKD微量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极易并发肾脏疾病,护理人员需注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倡导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从而预防或延缓DKD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运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倾向量表对兰州市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压力中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紧张反应及躯体紧张反应8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r>0,P<0.05),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娱乐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及理性处事6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P<0.05);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兰州市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压力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离职倾向较高,医院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降低护士的离职倾向,保持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为制定身体约束标准化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TDF)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照TDF的相关领域对转录后的资料进行归类,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理解存在偏差、对约束替代措施内容的不熟悉是其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之一;身体约束缩减方案评估工具、决策流程的不规范对缩减约束行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环境因素的限制及对缩减约束结果的担忧,使ICU护士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执行;科室缺乏支持缩减约束的组织氛围,难以引起护士对执行约束缩减行动的重视,进而削减执行的动力。结合理论域框架将上述因素分别归属为知识、自我效能、环境背景和资源、社会影响、行为规范5个领域。结论:知识、自我效能、环境背景和资源、社会影响及行为规范为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科室要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层对执行缩减约束的重视和支持。制定缩减约束评估决策规范化流程以及培训方案,倡导团队协作,创造支持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组织氛围,坚定ICU护士执行缩减约束的信心,促进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效益系统综述的范畴和PICO架构,探讨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检验医学》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作为检验医学领域核心期刊,其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检验医学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不断细化、交叉,为更客观地评价作者来稿,并不断拓展《检验医学》编委会的人员结构,本刊拟招募特约审稿人,积极搭建更具优势的检验医学领域学术成果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9月在我院ICU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分为拔管组21例和未拔管组7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自2020年10月我科实施HFMEA,选择2020年10月~12月ICU气管插管患者100例,比较实施HFMEA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正确使用约束、镇静与躁动评分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短、镇静与躁动评分高是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正确使用约束是保护因素(P<0.05)。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实施HFMEA前(P<0.05)。结论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责任护士经验缺乏、患者躁动、未正确使用约束等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ICU机械通气患者96例,将2019年1月-12月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神经肌肉功能、肌力、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肌肉功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获得性肌无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降低ICU获得性肌无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