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1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56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1287篇
预防医学   166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93篇
  4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十四五”期间国内42所高校和加拿大15所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差异,并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学习空间建设提供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特色化学习空间、深化空间服务内容、强化空间服务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的学习空间预约制度等特色学习空间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州省贵阳市2010—2019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贵阳市肺结核疫情数据,肺结核患者空间核密度图使用ArcMap 10.2软件绘制,通过MATLAB建立GM(1,1)模型预测2021—2022年肺结核流行趋势。  结果   2010—2019年贵阳市肺结核登记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698.560,P<0.001);男女性肺结核登记比为1.72∶1;年龄主要集中在20~64岁;50~、65~、80~岁年龄组肺结核登记人数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病原学阳性率在2019年超过5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84%;3—7月是高发期,从2013年开始第二个“小高峰”从11月前移至9月;地区分布不均衡,观山湖区、开阳县、南明区肺结核登记数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应用GM(1, 1)模型预测2021—2022年贵阳市肺结核登记数分别为2 881.946例、2 788.933例。  结论   应加强贵阳市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和主动筛查,加大肺结核的发现力度;GM(1, 1)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贵阳市肺结核流行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观察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右侧后顶叶皮质对右侧脑卒中后左侧视觉空间忽略患者视运动探查功能表现的影响。 方法:研究纳入20例右侧脑卒中后左侧视觉空间忽略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10)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10)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予以不同注意需求的视运动探查任务评估:单纯搜索目标(线段删除)、对不同搜索目标进行不同标记(缺口探查)、从干扰刺激中搜索目标(星星删除)。 结果:治疗组线段删除得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左侧缺口圆判断错误率、星星删除遗漏率有所减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线段删除、缺口探查未标记目标百分比及左侧缺口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星星删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右侧后顶叶皮质对不同注意加工需求的视运动探查任务影响不同,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单纯目标搜索功能的改善和以目标物自身为参考框架成分加工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遵义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空间分布情况特点,为基层做好毒蕈中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空间分布绘图。结果 十年间遵义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25起,累计报告中毒病例1 758例,死亡29例。毒蕈中毒事件发生有季节波动性,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占总数的89.90%。家庭是毒蕈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数的96%。自采是毒蕈中毒事件中毒蕈的主要来源。结论 毒蕈中毒事件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环境因素和毒蕈类型分布相结合,初步探索毒蕈分布地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原因,分析多部门协作(MDT)联合干预的效果及优势,提出感染防控对策。方法 对宁夏某三级医院2018年5-7月份11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MDT联合干预前后采集环境表面(心电监护仪控制面板、病历夹、床扶手、床尾活动桌、听诊器、回风口过滤网)、医务人员工作服及医务人员手等样本,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检出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直接入住或术后转科至ICU病房;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存在气管插管(7例)或气管切开(4例)侵入性操作史。痰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干预前共采样145份,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工作服等分离病原菌38株,阳性检出率26.21%; MDT综合措施干预之后共采样153份,分离病原菌3株,阳性检出率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4,P<0.001)。结论 及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成立MDT协作模式真正起到合力作用,弥补了以往医院感染管理科单个部门力量较弱的不足,MDT综合措施实施迅速有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效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5—2018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百日咳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18年期间西安市百日咳报告病例和此期间西安市百日咳哨点监测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安市2015—2018年共报告百日咳确诊病例1 635例,发病率分别为3.97/10万、4.11/10万、4.85/10万和5.28/10万,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 = 21.719,P<0.001);高发季为3—8月(2015—2018年分别占该年度总发病数的75.73%、66.76%、78.97%和80.27%);以3~6月龄发病比例最高(2015—2018年分别占该年度总发病数的50.58%、48.60%、48.36%和41.22%);未全程接种疫苗患儿所占比例最大(2015—2018年分别为36.26%、23.74%、42.76%和33.73%),未到接种年龄就发病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χ2趋势 = 10.302,P = 0.001),无免疫史患儿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χ2趋势 = 36.088,P<0.001);3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荧光PCR的检出率最高(40.12%);传播模式除了散发病例,出现了家庭聚集现象,且所有流行病学相关病例均被漏诊或误诊。结论 西安市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6月龄婴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百日咳的日常监测仍有待加强,且其家庭聚集式传播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聚集性,利用趋势面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趋势,并对各年度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8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21.59/10万,主要为0~5岁儿童(95.90%),以散居儿童居多(64.58%)。 2014—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及重症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高发季节在4—7月和9—11月。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014年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2015和2017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80%),2016和2018年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占比较低。 手足口病存在高度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集中在柳州市南部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高发地区集中在柳南区城区、鱼峰区城区、柳北区城区、城中区、拉堡镇、鹿寨镇、雒容镇、三都镇、进德镇、成团镇、沙塘镇、四排乡和古宜镇。 趋势面分析显示,手足口病发病率总体呈由北向南逐渐升高、东西两边向中间逐渐升高趋势。  结论   柳州市手足口病以<5岁散居儿童多见,有明显夏、秋季的发病高峰和地区聚集性,不同年份主导病原不同,应加强高发地区的危险因素研究,为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时空特征,为全省钉螺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新发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等钉螺分布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实有和新发钉螺面积进行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及时空扫描等分析,探索安徽省钉螺聚集与扩散高风险区。结果 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逐渐降低。2020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26 238.85 hm2,主要分布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各年份间新发钉螺面积波动较大,2016年最高(1 287.65 hm2);2020年在池州市贵池区新发现1.96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Z = 3.00 ~ 3.43,P均 < 0.01),热点主要集中在湖沼型流行区并沿长江南岸分布;冷点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2011—2020年安徽省新发钉螺面积分布在整体上不存在空间聚集性(Z = -2.20 ~ 1.71,P均> 0.05),局部呈散点分布。标准差椭圆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相对稳定,与长江流向一致;新发钉螺面积分布重心逐渐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向上游移动。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以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到中游的顺序出现;新发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聚集时间和范围类似,均分布在山区。结论 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呈空间聚集性,存在向长江南岸、上游聚集的趋势,但山区钉螺扩散问题亦不容忽视,需加强对山区和长江沿岸新发钉螺孳生地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0.
视觉通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常规磁共振检查技术难以发现视路损伤后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眼科学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主观性,且不能探测后视路的变化。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各种后处理分析方法结合不同的参数进行分析,可提供组织的微结构信息,并能够直观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在无创地探索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评估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DTI后处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其在视路损伤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介绍DTI的主要参数及常见脑白质微结构分析方法的同时,阐述了其在视路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