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55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9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178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1653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18篇
  13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986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探索并归纳健康指数构建的统计分析流程,开发相关R包用于软件实现,为健康指数研究开发一套快捷高效的评价工具,实现一键生成高度集成的综合指数及评价结果,以期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评价信息与决策依据。  方法  使用R 4.1.3软件开发EvaModels包,结合健康指数构建的统计分析流程对EvaModels包内各项函数进行整体介绍与参数解释,分析比较各类方法的适用场景,并以公立医院持续发展指数构建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结果  健康指数构建包括确定指数研究主题、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及评价结果可视化四大流程。所开发的EvaModels包共内置九个函数,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指标筛选、数据标准化、指标赋权和综合评价等功能,可满足多种评价问题的分析需求,基本覆盖健康指数构建的统计分析流程。  结论  EvaModels包通过一组函数将健康指数构建中涉及统计分析的工作流程自动化、简单化,过程与代码易于解读与调用,提高了健康指数构建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 2020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以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应对疫情零星散发。 目的 探索并构建一套普适、规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2021年1—4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分别从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城郊结合地区选取1家发热哨点诊室,通过实地考察、对来自3家发热哨点诊室的10名工作人员进行两轮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得原始资料,借助ROST CM6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分析资料。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熟悉发热哨点诊室运行特征的专家(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高校研究人员、相关协会学者、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等)12名作为函询对象,于2021年5—6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两轮函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最终形成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而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65(χ2=163.768,P<0.001)、0.320(χ2=130.323,P<0.001)。最终形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功能和职责、诊室设置要求、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构成,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33 7、0.056 4、0.392 6、0.377 8、0.139 5。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值)为0.056 5、0.032 5、0.042 4(<0.100 0)。 结论 将扎根理论运用于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后续随着政策的迭代,可借助扎根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是我国医疗统筹运转的基础,而医院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则是时代催生的新型的重要信息管控枢纽,普及更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体系是医院有效发展的保障,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当前国内疼痛专科护士发展及癌痛管理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以Brown高级护理实践理论框架为理论指导,侧重于资格要求、癌痛评估以及出院后的随访对癌痛专科护士岗位构建进行设计,旨在更好地促进癌痛专科护理的开展,提升癌痛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外采用维生素C构建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并检测其基本生物学特性。 方法 培养兔胫骨骨膜细胞,采用维生素C诱导构建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采用显微镜对膜片进行观察,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检测膜片的结构及胞外基质;细胞活死荧光染色观察膜片的活力。 结果 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兔胫骨骨膜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骨膜细胞增殖曲线呈S型增长,结晶紫染色显示其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采用维生素C连续诱导14 d,可获得半透明乳白色膜样结构。H-E及Masson染色显示膜片由多层细胞及胞外基质构成,细胞活死荧光染色显示膜片由大量绿染的活细胞构成。 结论 维生素C可成功诱导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有望应用于骨缺损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6.
认知康复是教育康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活动作为实现认知康复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可帮助学生逐渐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是提升教育康复人才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关键过程。本文运用ICF理念与应用方法,根据认知康复总体目标与原则,构建ICF框架下认知康复实训体系的规范化流程与内容,主要包括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认知功能障碍筛查、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康复计划制订、实施认知康复与认知康复效果评价6部分,其对于完善认知康复教学体系、提升认知康复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认知康复人才、促进教育康复行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的发展是以临床科研的发展为前提,而临床科研设计的科学性是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就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而言,医学统计能力是其开展临床科研的重要工具之一[1],统计知识的掌握是其选题设计、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根本保障。医学统计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但这门课程相对枯燥,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掌握难度较大。而鉴于专业研究生的特殊性,集中上课的时间仅3个月,理论授课课时一再压缩,有限的课时里,学生对统计知识点掌握不透彻.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智能药柜(ADC)建立住院患者用药分散调剂模式,缩短用药医嘱执行时间,提高药师、护士工作效率,提升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介绍某院ADC分散调剂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取得的效果。结果:ADC分散调剂模式实现了缩短住院医嘱执行时间,提高药师、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目标。结论:全院范围应用ADC分散调剂在我国尚属较新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积累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让这种模式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让药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技术性工作,实现工作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收集呼和浩特地区正常发育儿童检测体内维生素水平大数据,建立本地区儿童维生素正常值参考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为临床准确判断儿童体内维生素水平并对与其相关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 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内蒙古幼保健院体检的呼和浩特地区健康儿童1月 ~ 14岁共29706例,按年龄阶段分为4组,应用“LK3000V维生素检测仪”对儿童体内维生素A、B1、B2、B6、B9、B12、C、D和维生素E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均数±1.96标准差获得正常参考值区间。 结果:调查对象九种维生素水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维生素E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儿童体内维生素水平无性别差异,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体内水平具有年龄差异。基于以上检测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于不同地区使用同一种诊断标准的传统模式提出挑战,同时为呼和浩特地区儿童维生素体内水平按照年龄分组分别建立参考区间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循证支持。为临床应用提供诊断依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仍在持续发展完善中,以其为对象进行综合标准化建设,对其规划运行有重要作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首个研建单位,在该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的 以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对象开展综合标准化建设,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构建和综合标准化路径构建方法及经验,为同行开展相关综合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年4-10月,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梳理,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标准化的总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法,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的整体框架;采用专家咨询法,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相关要素图。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通过标准对标,将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的相关要素与国际、国内各现行标准进行匹配;通过标准化专家工程建设,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建设操作路径规范和手册。结果 最终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分为3个基本体系: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等6个子体系,共165个标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包括环境标准、安全和应急标准、合同管理标准等9个子体系,共196个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5个子体系,共370个标准。结论 构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具备可实施性,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应当符合综合标准化工作要求,同时体现行业特征,参考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评审指南等国内外先进标准体经验,还应当考虑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环境与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