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垂体腺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 分别提取64例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组)和32例非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的P16基因,用亚硫酸修饰、PCR扩增、基因克隆及平板克隆测序等技术检测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比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P16基因甲基化比例,以及对垂体瘤组中不同肿瘤大小、内分泌功能、复发、瘤卒中、侵袭性、年龄及性别临床特征患者的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1)垂体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巨腺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大腺瘤组和微腺瘤组(均P 0. 05),大腺瘤组与微腺瘤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3)无功能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分泌组(P 0. 05);(4)侵袭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 0. 05);(5)≥41岁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30~35岁组和36~40岁组(均P 0. 05),30~35岁组与36~40岁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6)复发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P 0. 05);(7)伴瘤卒中组与无瘤卒中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8)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形成、大小、内分泌功能、侵袭性、是否复发以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而与是否伴有瘤卒中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的情况。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缺血脑半球和假手术的脑半球相比较,在1h DC的数量明显增加(t=7.143,P&;lt;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的数量也增多(t=10.295,P&;lt;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类分子(OX62^+OX6^+)显著升高(t=2.975,P&;lt;0.05)。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在12,24和48h,DC表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P值均&;lt;0.05,而DC表达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在12h时,t=11.258,P&;lt;0.01,24h时,t=12.124,P&;lt;0.001。脑缺血1h到第6天,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mRNA有两个—α,TNF—α)mRNA有两个2.696.P&;lt;0.05)和12h(t=4.793,P&;lt;0.01),第二个高峰期是在48h(t=3.072,P&;lt;0.05)和第6天(t=2.715,P&;lt;0.05)。脑缺血后,DC表达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mRNA是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IFN—γ表达量增加,24h时,t=2.677,P&;lt;0.05,48h时,t=2.896,P&;lt;0.05,第6天,t=6.145,P&;lt;0.001。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DC数量的增加,提示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DC不仅在脑损伤过程中处于活化状态,而且通过DC表达的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uin type1,SIRT1)是一种细胞代谢辅酶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转录调控,参与基因转录、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具有延长生物寿命和延缓多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发展的作用,在抗衰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显示SIRT1在眼科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以及眼底病等,针对SIRT1活性的促进可能成为眼科新型药物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SIRT1与眼科疾病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是否参与脑缺血损伤过程及在缺血脑组织中 DC的来源. 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 1 h到第 6 天时,缺血脑 DC( 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OX42+)转化成 DC( OX62+),同时检测活化后的 DC样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Ⅱ( MHCⅡ)情况. 结果脑缺血半球和假手术半球比较,在 1 h DC数量增加 (t=7.143, P< 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比, DC的数量也增多 (t=4.968, P< 0.01).脑缺血第 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 DC表达 MHCⅡ( OX62+ OX6+)显著差异,每 100 mm2脑组织切片中 OX62+ OX6+细胞数量比为 (53± 3)比 (33± 2)个 (t=2.975, P< 0.05).脑缺血半球在 1 h到第 6天 OX42+转变成 OX62+ OX42+细胞逐渐增加,脑缺血第 6天脑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比 t=9.875, P< 0.001.脑缺血损伤面积与以每 100 mm2脑组织片为单位的 OX62+数量呈正相关 (R2=0.891 4,P< 0.001). 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 DC的数量增加, DC数量增加与脑伤面积呈正相关,提示 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大鼠脑缺血后从胶质细胞向 DC样细胞转化是脑内 DC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细胞因子家族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3/2005-06哈尔滨医科大学收治的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料88例为观察组,男52例,女36例;同期选择与观察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吸烟者96名为对照组,男61名,女35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细胞因子家族不同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两组观察对象中的分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健康吸烟者96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raRN2等位基因和RN2/2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较健康吸烟组明显增加(0.307,0.151;0.125,0.042,P<0.05)。白细胞介素1raRN2纯合子和白细胞介素1raRN2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286(95%可信区间:1.006~10.733)和2.555(95%可信区间:1.538~4.224)。②等位基因白细胞介素1βB2和白细胞介素1βB2纯合子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中明显增加,与健康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0.568,0.396;0.295,0.167,P<0.05)。白细胞介素1βB2纯合子和白细胞介素1βB2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2.097(95%可信区间:1.035~4.246)和2.088(95%可信区间:1.326~3.043)。③白细胞介素1α串联重复顺序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多态性不同,等位基因白细胞介素1RN2和白细胞介素1βB2的基因多态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易感性。等位基因白细胞介素1βB2、白细胞介素1RN2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加丹红注射液30mL,每日一次静脉输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测定血氧分压(PaO2)、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两组患者用药6周后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与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DL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改善IPF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PaO2、DLco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IPF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 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 d和2周角膜RNA,反转录扩增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根据DNA条带的光密度值确定DNA含量.观察烧伤后3 d和2周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角膜烧伤后3 d,与正常对照组(1.658±0.722)相比,3个烧伤组ICAM-1 mRNA表达量增加(5.699±0.934、3.182±0.830、3.403±0.9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3个烧伤组ICAM-1 mRNA较3 d时明显减少,其中碱烧伤组伤后3 d和2周ICAM-1 mRNA的表达量均较酸和热烧伤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同正常对照组(2.172±0.368)相比,烧伤后2周时,碱烧伤组VCAM-1 mRNA表达量(8.591±1.021)增多,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酸和热烧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正常对照组(1.402±0.439)相比,伤后3 d时3个烧伤组CD44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2周时碱烧伤组CD44 mRNA表达量(5.587±0.75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酸和热烧伤组CD44 mRNA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d时角膜各烧伤组E-selectin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各烧伤组E-selectin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个烧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角膜烧伤的急性期,ICAM-1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表达增加.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烧伤特别是角膜碱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最初黏附过程的黏附分子,E-selectin在角膜烧伤的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雪  胡琦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56-1359
目的: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EAU时Lewis大鼠视网膜和葡萄膜Foxp3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EAU时转录因子Foxp3的变化及TGF-β2对其的诱导调控作用,为研究葡萄膜炎的病变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探索新方向。方法:将IRBPR16多肽注入Lewis大鼠左后足底部制备EAU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Lewis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未治疗组和EAUTGF-β2治疗组。TGF-β2治疗组于EAU动物模型制备后第1,4,7,10,13,16,19d给予TGF-β210μL(浓度为5mg/L)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分别于IRBP免疫后7,10,14,21d处死Lewis大鼠,刮取视网膜和葡萄膜,利用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随着EAU病程的进展,Foxp3的表达逐渐增加,但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各时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EAU病程的进展,TGF-β2治疗组7dFoxp3的表达增加,同正常对照组和未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GF-β2治疗组10,14,21d Foxp3的表达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同TGF-β2未治疗组相比Foxp3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探讨Foxp3在EAU疾病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Foxp3在EAU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了TGF-β2在EAU病程中对Foxp3的表达调控,发现TGF-β2能够增加Foxp3的表达,从而调控Treg细胞,启动免疫抑制功能,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激光治疗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至今发病率已相当高,慢性皮肤溃疡是其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及时得到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伤口换药与半导体激光照射协同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