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主要危险之一。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人群的CVD发病风险是血脂正常人群的1.5~2.5倍[1]。他汀类药物是CVD二级预防药物方案中的重要药物之一,能够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抑制动脉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粥样斑块的形成,稳定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甚至可以逆转粥样斑块,使斑块面积回缩变小[2]。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2.
诠释阴阳交感理论的经典涵义,认为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交感之后阴阳二气可出现合和、离合、离决三种状态。受精过程是最典型的细胞阴阳合和运动,它激发起生命新的一轮发育。细胞在结构、物质合成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方面符合阴阳合和的特点。在进化上,阴阳合和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生命遗传和代谢的很多关键性进程是在阴阳交感合和运动中实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其最重要的产物。将阴阳理论运用于细胞基本运动方式的描述和解释,对于开拓阴阳理论的应用范围,进而全面发展中医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形成是冠心病防治中两项基本且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作为指南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后,与阿司匹林共同预防血栓形成,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随着各种治疗指南的不断完善,调脂、降糖、降压等药物也被列入冠心病治疗指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治疗中非常普遍,这也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诠释阴阳离合理论的经典涵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可呈现合和、离合、离决三种状态,认为阴阳离合、阴阳离决与阴阳合和是同样重要和有意义的阴阳运动,对于自然而言并无善恶、好坏之分。阴阳离合运动是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之一,“离合”是一种区别于阴阳二气“合和”、“离决”的状态。阴阳离合贯穿于细胞结构、代谢、进化、发育的始终,是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是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人选的年龄在60岁(含)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水化基础上,分别于应用造影剂前7d和后2d口服安慰剂或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造影后24、48 h及5d时血胱抑素C、尿素氮、肌肝、肌酐清除率和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无论对照组还是治疗组,应用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均有明显影响(P<0.05)。应用造影剂后24 h治疗组血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和尿NAG酶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胱抑素C[(1.32±0.40)vs(1.50±0.58),P<0.05];尿β2微球蛋白[(206±89.4)vs(237.5±88)μg/L,P<0.05];尿NAG酶[(16.8±5.5)vs(20.1±6.1)U/L,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应用造影剂后48 h治疗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血胱抑素C[(1.11±0.45)vs(1.34±0.46),P<0.05];尿素氮[(8.2±3.2)vs(9.2±3.7)mmol/L,P<0.05];肌肝(102.6±27.7)vs(112.4±40.8)μmol/L,P<0.05;肌酐清除率(82.1±25.5)vs(71.3±44.5)μmol/L,P<0.05;尿β2微球蛋白[(234.9±108.0)vs(266.2±105.7)mmol/L,P<0.05];尿NAG酶[(20.5±4.1)vs(22.7±5.0)U/L,P<0.05]。应用造影剂后5d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除血胱抑素C外,其他指标仍有显著差异:尿素氮[(7.2±2.8)vs(8.1±3.0)mmol/L,P<0.05];肌肝[(86.4±26.8)vs(96.3±35.7)μmol/L,P<0.05];肌酐清除率[(94.7±31.9)vs(86.2±21.0)ml/min,P<0.05];尿β2微球蛋白[(199.1±80.9)vs(232.5±92.1)μg/L,P<0.05];尿NAG酶[(16.6±5.0)vs(20.6±6.7)U/L,P<0.05]。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5 vs 10/9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锶对高脂喂养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71只新西兰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A~E五组,分别是纯水对照组15只,锶水浓度3 mg/L组14只,锶水浓度9 mg/L组16只,锶水浓度18 mg/L组12只,锶水浓度36 mg/L组14只。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120 g/(只.d)喂养12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检测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比。普通光镜观察主动脉HE染色切片,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四级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及无明显变化者,比较各组差异。结果①高脂喂养12周(第13周)后,A~E组血脂四项升高幅度呈大致递减趋势,D、E组血脂四项升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②锶水喂养后各组hs-CRP、ET-1、IL-2、IL-6均较喂养前显著升高(P〈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锶水浓度增高,A~E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逐渐减小(P〈0.05,P〈0.01);④病理结果示:各组实验性兔主动脉均有轻、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及无明显变化者,A组以重度者最多,E组以轻度及无明显变化者居多,总体趋势A~E组逐渐减轻。结论微量元素锶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斑块形成,且锶水浓度越高,效果越显著,其作用与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15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或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试验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卓越的疗效,2005年,心功能不全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成为CRT治疗的I类适应证[1]。然而,尽管在临床上严格地按照适应证筛选患者,CRT术后无反应者仍在20%~30%,这给患者及其家属在经济及精神上带来巨大的遗憾[2]。CRT无反应的原因较多,患者的筛选无疑是重要的一方面。目前,临床上是以患者心电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需PICC的老年患者34例,随机分为盲插组18例及超声引导组16例,超声引导组除使用超声引导寻找上肢静脉外,其余步骤与盲插组相同。对比两组穿刺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及1 d内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7 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短于盲插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盲插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盲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导管尖端到位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17)。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可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庄欣  杨庭树  刘世翠 《武警医学》2011,22(7):593-59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2002-01至2004—12入选的453例AMI患者,于出院后进行随访,截止时间是2009—12.对入选时及最近一次随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寿命表法分析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法对影响AMI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MI患者5年生存率为93%,6年生存率为91%。影响AMI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史(RR=2.606,95%CI:1.233~5.509)、高血压史(RR=3.311,95%CI:1.325~8.271)、年龄(RR=1.041,95%CI:1.009~1.074)、随访NYHA等级(RR=2.043,95%Cl:1.241~3.363)、再血管化(RR=2.485,95%CI:1.143~5.404)、随访LVEDD(RR=1.058,95%CI:1.003~1.115)、随访LVESY(RR=1.020,95%CI:1.008~1.031)。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年龄、再血管化、随访NYHA等级、LVEDD、LVESV是独立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积极地采取药物干预心室重塑料,维持血压及血糖的正常平稳及尽早再血管化是改善心室重构,防治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对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和长期生存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