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断奶、1.5岁、成年不同年龄驴分7组采用不同营养水平饲喂63~113 d,各组将接近平均体重的3头屠宰,取股二头肌、眼肌和臂三头肌肉样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驴肉与其它肉类相比为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肉品,蛋白质质量优异,全价性好;断奶、1.5岁、成年退役驴肉中各成分平均值(%)为干物质(25.28±2.67),粗蛋白(21.19±2.06),粗脂肪(2.38±2.18),粗灰分(1.10±0.12),热能(1.441±0.129) kcal/g;随年龄增加,驴肉中干物质、脂肪、能量上升,粗蛋白、灰分下降.驴肉氨基酸总量平均为20.08g/100g,含量比《食品成分表》所列(15.99~19.57g/100g)要高;其中精氨酸、酪氨酸、组氨酸与猪肉、马肉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限制性赖氨酸与猪肉、羊肉、牛肉相比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鲜味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试驴驴肉与猪肉、羊肉、马肉相比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衡量肉品蛋白质质量的色氨酸驴肉(0.662g/100g)远高于其它家畜肉中含量.1.5岁试驴驴内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平均为(61.09±0.7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含量(%)平均为(21.25±3.73);两者与猪肉、牛肉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1),后者与羊肉相比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试验数据同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1.5岁试驴驴内股二头肌均高于臂三头肌和眼肌.1.5岁试驴眼肌肉中胆固醇含量较低为79.20 mg/100g,比猪肉、羊肉、牛肉含量低;不同部位脂肪中胆固醇含量不一.1.5岁试驴眼肌肉中维生素含量与其它家畜肉相近,而微量元素则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HLA-HA8)的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LA-HA8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HLA-HA8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提取mRNA并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dscDNA),分别标记为Tester和Driver;经RsaI酶切后,将Tester 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adapter 1和adapter 2衔接,再与Driver 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将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LA-HA8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扩增后得到101个阳性克隆,菌落PCR分析均得到200~1000bp的插入片段。随机挑选其中28个阳性片段测序,同源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6种编码基因,其中4个功能未知。结论 HLA-HA8基因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结构和生长、物质及能量代谢、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为HLA-HA8的功能以及HBV感染慢性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CV p7TP2反式调节基因.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HCV p7下调p7TP2基因的表达,并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并构建p7TP2下调表达基因的消减文库.用活细胞发光法检测p7TP2基因抑制Huh-7细胞系的增殖.结果 经同源性分析p7TP2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位于线粒体,并与细胞凋亡有关.p7TP2 基因转染的Huh-7细胞的活性被显著抑制.结论 p7TP2基因功能的研究为HC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携带鼠疫耶尔森菌F1-V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将F1-V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进一步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0得到重组沙门菌X4550(asd-pVAX1/F1-V),提取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并做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1×109CFU/只的剂量3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 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转染COS-7细胞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试验证明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得到了瞬时表达,ELISA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有特异性抗体IgG产生.结论 构建的重组沙门菌能运送DNA疫苗到体内并成功释放质粒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的黏膜免疫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卵黄囊和胎肝内受体酪氨酸激酶(K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分布及表达,为胚胎造血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5份不同胎龄的胎儿卵黄囊和胎肝,固定、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KDR、VEGF和CD34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卵黄囊和胎肝中均有KDR+、VEGF+和CD34+细胞。在中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103.8±6.1和96.4±6.3,表达强于晚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90.4±6.0和87.4±6.3)(P<0.05),KDR与VEGF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KDR和CD34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广泛表达,提示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可能有成血管血液干细胞存在,KDR和VEGF相互作用,可能介导成血管血液干细胞的存活、扩增和分化。  相似文献   
6.
获得纯化的人类和动物表皮干细胞不仅可为构建有生理功能的人工皮肤提供种子细胞,对了解皮肤组织器官发育、肿瘤疾病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是转基因和组织工程技术中的重要靶细胞。利用慢周期性和自我更新能力是鉴别表皮干细胞最基本且较可靠的实验手段,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很不方便。目前位于表皮干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已作为其特异性标志而受到关注。因表皮干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识别标准、分布定位及体外培养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争议,限制了其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M,免疫Balb/c小鼠,测定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acuteresperatorysyn-drome,SARS)防治和康复的可能手段。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SARS-CoVM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感染SARS病毒的VeroE6细胞中扩增得到约666bp的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体外转染COS-7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雌性,6周龄),加强免疫3次后,测定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有免疫原性的SARS-CoVM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滴度的抗体,并能诱导特异性的CTL反应。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SARS-CoVM,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为SARS的预防康复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建立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1岁龄家犬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犬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弃上层脂肪及上清,沉淀用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F12培养基制成单细胞悬液,按2×108L-1接种于培养瓶中,细胞长满80%时用胰酶消化传代。②实验评估:分别取第3,5,10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体外诱导分化方法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结果:①细胞形态观察:原代培养1d多数贴壁细胞呈圆形;3d时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大部分呈梭形、三角形;6d后细胞呈团簇状生长,形成集落;9~10d后细胞融合超过80%。传代后2~4h开始贴壁,经过较短的潜伏期后开始增殖,3d即可长满培养瓶底壁。②细胞增殖活性:培养的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强,无明显的生长滞缓期,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达到生长峰值,第8天后进入平台期。第3,5,10代细胞传代接种后的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无明显差异,传10代后细胞无明显的衰老征象。③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鉴定: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29,CD44均呈阳性表达。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向脂肪细胞诱导第6天胞质中出现透亮的小脂滴,油红染色呈阳性;向神经细胞预诱导24h后,细胞由梭形变为栅栏样,正式诱导0.5h后细胞呈双极或多极,3h后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向成骨细胞诱导第21天可见钙化结节。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较快,存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相关标志分子CD29及CD44,诱导后能向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济南地区婴幼儿腹泻病杯状病毒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阐明山东济南地区婴幼儿腹泻中杯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其特征。方法 收集济南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使用杯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对标本进行RT—PCR检测。将杯状病毒阳性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使用BioEdit和MEGA软件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212例病毒性腹泻标本中,杯状病毒RT—PCR阳性62例,检出率为29.25%。经序列分析,所有杯状病毒均为诺如病毒基因组Ⅱ型。结论杯状病毒是山东地区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以诺如病毒基因组Ⅱ型毒株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S5AATP13能否在毕氏酵母中成功表达.方法 用Bst X I将pPICZαANS5ATP13线性化后,电转化毕氏酵母菌株KM71H,用Zeocin筛选高拷贝数的酵母菌落,在BMGY和BMMY培养基中进行诱导表达,以甲醇诱导,30℃培养4 d,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 预期分子量大小的NS5ATP13蛋白分泌至培养液.结论 NS5ATP13在毕氏酵母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