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MR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FCD的发病特点,探讨最佳MR扫描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的MR表现及扫描方法.根据Palmini病理分型,将FCD的病理结果分为FCD Ⅰ型及FCDⅡ型.观察各型病灶在脑内分布及合并海马硬化的比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FCD各型在脑内分布的差异性.将轴面FSE T2WI、SE 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定义为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增加斜冠状面FSE T2WI及FLAIR定义为优化扫描.患者均进行常规扫描和优化扫描,评价FCD主要征象在各扫描方位、序列的显示情况,应用McNemar检验比较2种扫描方法对不同部位FCD及海马硬化显示的差异性.结果 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中,病变位于颞叶29个(72.5%),额叶9个(22.5%),顶叶2个(5.0%).FCD Ⅰ型27例(29个病灶),颞叶病灶25个;FCDⅡ型10例(11个病灶),颞叶病灶4个,2种类型在病灶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合并海马硬化者共14例,其中,FCD Ⅰ型13例,FCDⅡ型1例.优化扫描对于颞叶FCD、海马硬化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颞叶FCD的阳性率从44.8% (13/29)提高到65.5% (19/29),合并海马硬化FCD的阳性率从42.9%( 6/14)提高到85.7%(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颞叶FCD x2=4.167,P=0.031;海马硬化x2=4.167,P=0.031),对额叶FCD病灶的显示2种扫描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04,P=1.000).结论 FCD好发于颞叶,其次是额叶,FCDⅠ型好发于颞叶,且更容易合并海马硬化.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全颞叶优化扫描是针对FCD发病特点的优化扫描序列组合,有助于病灶的显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碰撞瘤(CR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CR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进而复习相关文献,同顾性分析国内外11例CRCT情况。结果 CRCT以高龄(>65岁)男性患者多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诊断率低,最后诊断需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基因分析有助诊断。病理特点为同一部位出现2个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结合,瘤组织间无移行和混合,有各自的转移途经,以腺癌和恶性淋巴瘤的碰撞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丰,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CRCT在临床中罕见,诊断、治疗均困难,预后较差,临床需要提高认识,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在近些年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在消化道肿瘤中,胃癌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对胃癌早期做出诊断和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对胃癌患者加强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保障至关重要。本文对术前及术后160例胃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患者电生理学特征和肌肉病理学特点,探讨临床误诊原因,以加强对此病电生理学改变和肌肉病理学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9例经基因确诊的KD患者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F波和H反射检测。肌电图取舌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第一骨间肌、胸椎旁肌、股四头肌、胫前肌。神经电图取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和胫神经。1例患者取股四头肌肌肉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肌电图检查显示9例肯尼迪病患者均表现为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CMAP和SN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1),以腓肠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最高(88.89%),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1),正中神经和胫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P0.01),正中神经和胫神经F波响应率降低,胫神经的H反射潜伏期延长(P0.01)。肌活检示神经源性肌损害,表现为肌纤维萎缩,萎缩纤维群组化分布。结论 KD患者电生理以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为最主要改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异常,且感觉神经受累较运动神经受累更多见,病理学表现为肌肉萎缩及群组化分布。电生理和肌肉活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率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细胞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oma)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一般为良性但不易全切,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有恶变倾向。我科收治1例术后3 y复发者,再次手术后8个月二次复发,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30岁,男性,主因"脑膜黑色素瘤术后3 y、间断癫痫发作2 y,头痛、呕吐20 d"入院。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左眼粗测视力下降,听力正常,全身皮肤、口腔黏膜、眼结膜无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癌蛋白(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Ca的C-erbB-2和VEGF的阳性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28例中有83例(64.84%)C-erbB-2过表达,82例(64.06%)VEGF过表达,C-erbB-2和VEGF同时阳性表达者65例(50.8%).两者阳性率均随组织分级升高而上升.但各级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转移组中,81.5%(44/54)的病例C-erbB-2过表达,70.4%(38/54)VEGF过表达.两者的过表达与转移呈正相关关系(C-erbB-2 P<0.005.VEGF P<0.005).C-erbg-2和VEGF阳性配对分析表明,两者间阳性表达互为正相关(P<0.005,r=0.366).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和VEGF的过表达提示转移增加,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在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态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对32例经CISH法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乳腺癌标本行回顾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膜瘤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第4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诊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病理诊断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学分型和分级、免疫组化表型,并采用第4版WHO分类标准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 本组脑膜瘤包括15种组织学亚型;组织学分级:Ⅰ级136例,Ⅱ级4例,Ⅲ级4例.误诊8例(5.6%),其中分级错误7例,血管外皮瘤误诊为脑膜瘤1例.68例行免疫组化标记:波形蛋白阳性68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62例,S-100蛋白阳性23例,角蛋白阳性15例.结论与第3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比较,第4版分类标准对脑膜瘤亚型的诊断标准没有变化,但分级标准明显不同,对病理医生规避医疗事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和儿童软组织中间型肿瘤的主要特征:(1)病变主要涉及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如婴儿纤维瘤病、脂肪纤维瘤病、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和婴儿纤维肉瘤),更原始的间叶细胞(如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肌纤维瘤病[原来归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而WHO (2013版)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入血管周细胞肿瘤中],以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如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Kaposi型血管内皮瘤);(2)其生物学行为属中间类型,具有局部浸润性、破坏性或偶尔转移性;(3)病变主要好发于四肢、躯干或头颈部;(4)多为先天性,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或儿童,少部分可发生于成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OFT)的认识.方法 对4例OFT采用光镜观察及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对其良恶性进行讨论.结果 4例OFT均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43.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皮下缓慢生长的肿块.3例肿瘤镜下境界清楚,有一层厚的纤维性假包膜围绕,包膜内可见一层薄的不连续性骨壳,由成熟的化生性板层骨组成;肿瘤实质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叶组成,小叶内瘤细胞呈特征性巢状、条索状或纤细网格状排列,肿瘤间质呈黏液样.瘤细胞呈上皮样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境界较清楚,胞质淡染或嗜酸性.3例核染色质细致,核分裂象偶见(<2个/50 HPF);1例表面仅见无骨壳的纤维性包膜,肿瘤中心见不规则骨样基质,细胞密度增高,胞核有异型,核分裂>2个/50 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4/4),多数表达S-100蛋白(3/4),部分表达desmin、CD56及CKpan.3例典型OFT随访12~38个月未复发,1例非典型/恶性OFT术后18个月复发.结论 OFT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软组织肿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需与神经鞘膜瘤、皮肤混合瘤及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