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一家系4代7例原发性肾性尿崩症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个中国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convulsions,BFNC)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及疾病基因的连锁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直接测序,并用PCR-单链构象多态(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对先证者、家系内16人及家系外72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入进行KCNQ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连锁分析提示该家系与KCNQ2基因连锁,并排除与KCNQ3基因连锁。PCR—DNA直接测序在先证者发现.KCNQ2基因突变193ldelG,PCR—SSCP发现家系内其他患者均出现与先证者相同的异常SSCP条带,而72名正常人未出现此异常条带。结论 KCNQ2基因突变是中国人BFNC的发病原因之一,193ldelG是国内外未曾报道过的新突变,连锁分析结合基因突变分析可对BFNC患者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非诺特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应用非诺特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30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住院患儿 6 0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 3个月~ 3岁 ,平均 1岁 3个月。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细支气管炎的标准诊断[1] ,均有咳嗽、气急、呼吸困难、双肺闻及哮鸣音 ,X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表现。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相差均无显著性 (P >0 .0 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抗感染、吸氧、吸痰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以 0 .5 %非诺特罗溶液 (备…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24例正常新生儿血浆ET-1浓度,同时还测定27例HIE脑脊液ET-1水平。结果显示,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HIE及对照组;中、重度HIE患儿脑脊液ET-1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在恢复期显著下降,;头颅CT异常HIE患儿,其血浆和脑脊液ET-1水平均显著高于CT正常的患儿。提示血浆和脑脊液ET-1水平是反映脑  相似文献   
5.
家系1先证者(Ⅲ8),男,6d。因频繁抽搐3d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生后第4天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强直型发作,约5~8次/d,每次约12min自行缓解,不伴发热,精神及吃奶好。体检:体温37.2℃,脉搏130次/min,呼吸36次/min,体重3000g,精神可,反应好,前囟平、软,颈无抵抗,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拥抱反射存在。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其母及其胞兄新生儿期均有类似发作,分别于生后6个月及4个月自行缓解。入院诊断:  相似文献   
6.
男,100天。因发热伴腹泻9天,抽搐1次入院。体检:T38.5℃,神萎,呼吸平稳。囟平,张力较高。颈部抵抗,心肺(-),腹部(-),四肢肌张力高,双膝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阴性。血WBC8×10~3/L,N66%、L34%。CSF:混浊,潘氏试验+++,糖0~0.55g/L,细胞9×10~9/L,多核细胞97%,氯化物171.2mmol/L。入院后立即给脱水剂1次,抽搐控制,精神好转。按病原不明化脓性脑膜炎先后给予青霉素、庆大、氯霉素、卡那、氨苄青等治疗,仍高热  相似文献   
7.
儿童有机磷中毒的心脏损害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261041)张立明,刘相荣,马志根,许可诚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儿40例,其中26例出现心脏损害,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本组病例均为临床确诊为有机磷中毒的患儿,其中男24例,女...  相似文献   
8.
男,5天,住院号89—14216。因吃奶少、反应差5天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时阿氏评分8分。生后反应差,哭声弱,懒动,吃奶少,不发热。患儿母亲2年前患“乙型肝炎”,1年前治愈。入院体检:体重2kg,身长42cm,头围29cm。面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女,3岁。因恶心呕吐3d,精神不振1d,以胃炎收入院治疗,给予抗炎、补液治疗。1h后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全身肌肉震颤。查体:发现皮肤潮湿,面肌震颤,双瞳孔1mm,口唇紫绀,双肺湿哕音。追问病史,3d前曾拿着1605农药瓶玩耍,被家人发现夺下,药液撒在胸部皮肤上,当时未更换衣服及清洗胸部皮肤。急查CHE5U。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即给予间隔静脉推注阿托品。1h后面色口唇转红,皮肤出汗减少,肺部四音减少,逐渐调整阿托品用量及用药间隔时间,病情逐渐稳定,5d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对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10例误诊为咽结合膜热,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猩红热,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例拟诊为川崎病。25例患儿均有持续发热,误诊患儿中临床症状、体征可有多变性,体征非持续性。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均升高。心脏彩超2例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经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25例患儿预后良好,随诊1年无冠状动脉异常发现。结论对于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明显升高,结合多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