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通过调控转录因子Snaill水平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1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Skp2和Snaill mRNA水平;体外培养SKOV3细胞,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只加脂质体)、Skp2干扰表达组(加Skp2干扰表达载体和脂质体)...  相似文献   
2.
复方甲基炔诺酮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曹立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246001青春期功血是妇产科常见。我院近两年用含有少量雌、孕激素的常用避孕药复方18甲治疗青春期子宫功能性出血(功血),并与乙烯雌酚疗效比较。1临床资料两组病例人数相同:30例...  相似文献   
3.
张林  张曦  朱祥胜 《安徽医学》2014,(3):364-365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探讨其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如何避免子宫复旧不良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分析不同缝合方法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B组孕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缝线吸收上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体温、血常规异常及子宫复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缝合时间短,组织缝合层次少,缝合后对合平整、瘢痕组织少,血运良好并可恢复原解剖结构,利于子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 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检并经电化学发光法确证,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妊娠合并CHB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1 159例孕产妇中,单胎活产为1 028例,其中妊娠合并CHB组与非CHB组分别为72例和956例,两组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两组的体质指数、孕次、产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两组间在胎龄、孕周、新生儿身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及剖宫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并未发现妊娠合并CHB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道患者系孪生胎,25岁,农民,2006年11月6日14:00因G2P0,孕31周多胎妊娠。下肢浮舯3个月,活动及平卧受限1个月,胸闷半个月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4月1日,预产期2007年1月8日。自停经40d起感恶心,纳差。有时食后呕吐,持续1个月自愈。停经42d时尿HCG(+),孕16周始感胎动。孕30^+1周时在镇、县两级医院B超检查均显示系四胞胎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特征, 找出相关细菌种类, 通过功能预测探索细菌与胎膜早破交联的相关功能通路, 并建立以阴道菌群特征为基础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孕妇队列, 纳入3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180例足月胎膜早破和255例胎膜未早破足月分娩(对照组)孕妇。使用16S rRNA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在妊娠16~28周时的阴道样本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并比较3组孕妇之间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 识别物种属性和代谢功能预测的差异。随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纳入阴道菌群物种以及危险因素, 建立胎膜早破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 Alpha多样性更高(Observed features,P=0.022;Faithpd指数, P=0.024), Beta多样性也有显著差异(Unweighted-UniFrac, P=0.010;Jaccard指数, P=0.008)。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 巨型球菌Ⅰ型转化菌种显著增多(P=0.017), 穆氏乳杆菌显著减少(P=0.003)。而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 巨型球菌属显著增多(P=0.009), 穆...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道 患者系挛生胎,25岁,农民,2006年11月6日14:00因G2P0,孕31周多胎妊娠,下肢浮肿3个月,活动及平卧受限1个月,胸闷半个月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4月1日,预产期2007年1月8日.自停经40d起感恶心,纳差,有时食后呕吐,持续1个月自愈.停经42.d时尿HCC(+),孕16周始感胎动.孕30+1周时在镇、县两级医院B超检查均显示系四胞胎妊娠,双顶径分别为7.6cm、7.5cm、7.5cm、7.8cm,胎盘成熟度Ⅱ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收集其血清并进行HBV表面抗原和HBV S基因片段的检测,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妊娠合并隐匿性和显性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1.00%(189/900);其中隐匿性HBV感染组、显性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孕妇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其早产发生率分别为20.51%(16/78)、20.00% (14/70)、21.14%(159/7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早产发生率与HBV感染相关,以非HBV感染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显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与早产间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isk ratio,RRa)分别为1.03(0.81,1.32)和0.99(0.78,1.25);以同样参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孕周与HBV感染状况的回归系数β为0.09(-0.14,0.31)。结论  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HBV感染与早产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