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疫苗在中国大陆上市后,四川省某农村地区女性对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情况及接种意愿,为今后在农村地区推广接种疫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四川省某县农村地区女性作为调查人群。采用采用自行设计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认知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HPV疫苗的态度及影响接种的因素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V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273名农村女性,15.2%的调查对象在本次调查前听说过HPV,19.7%知道HPV疫苗在我国上市,1 139名(89.5%)调查对象愿意接种HPV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知晓HPV、知晓HPV对健康的危害很大、HPV疫苗已经在我国上市、接种过其他疫苗可能会促进HPV疫苗的接种(P0.05)。医生或护士的推荐及医院的健康教育促进调查对象的接种意愿;国家负担全部或者负担部分费用是调查对象认为最主要的付费途径。结论四川省某地区农村女性HPV/HPV疫苗的认知水平低,但对疫苗接种持积极态度。加大合理有效的宣传教育力度将有利于今后HPV疫苗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祎  代礼  朱军  李琪  马霞  刘铮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477-5480
目的:了解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包括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站)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540个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对直报系统的使用效果、信息安全现状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按照监测机构的行政级别(省、地市和区县)和所处地区(东、中、西部)分类分析资料。结果:接受调查的单位中,认为直报系统对日常工作和决策有支持作用,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的单位分别占95.5%、90.1%、85.5%和84.9%;直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不同级别的单位间存在差别;降低物资成本的作用则有地区差别;降低人力成本的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和级别差别。认为系统安全性较好的单位占58.5%。结论:现有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系统对规范监测、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需要增加投入,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最终提高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孕产妇健康水平的提高,孕产妇死亡已成为极低概率事件,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仅仅使用孕产妇死亡及MMR作为终末指标,已无法全面评价和反映孕产妇医疗保健过程的质量和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现状,难以为改善孕产妇医疗保健政策及策略的制订,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对于将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管理作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动态过程和前期指标,这对强化危重孕产妇管理,进而降低MMR,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拟就全球近年危重孕产妇管理、救治现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促进我国危重孕产妇应急管理及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危重孕产妇急救效率和质量,切实降低MM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997~2007年中国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的资料,调查住院分娩的孕28周到产后7 d内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患儿发生情况. [结果]调查围产儿教5 886 108例,唐氏综合征患儿1421例,发生率2.41/万.活产患儿占7931%.男性为2.45/万、女性2.35/万.城市发生率2.84/万、农村1.50/万,沿海、内地、边远地区发生率分别为3.25/万、1.90/万和1.82/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国年度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2004年以后不同地区年度发生率先后出现下降现象(P>0.05).产妇年龄别发生率以≥35岁年龄组最高(9.42/万),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高龄孕妇所分娩的围产儿及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 [结论]中国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的发生存在明显城乡和地区差异;年度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发生率连续4年下降,尽管下降趋势还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已经显现出中国近年来开展的针对唐氏综合征预防措施初见成效,同时患儿活产率高、高龄产妇分娩围产儿和患儿比例逐年上升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面横裂畸形围产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1987-1992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描述国产儿面横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多发畸形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孚8周到产后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4489692个,面横裂畸形94例,全国发生率为0.21/万,城镇发生率为0.20/万,乡村发生率为0.23万。男性和女性发生率均为0.20/万。69例畸形儿合并有其他畸形,其中53.6%伴有耳部异常,围产期病死率为46.8%,单发(16.0%)和多发(58.0%)的面横裂病死率明显不同。结论 中国围产儿面横裂畸形发生率高于文献的估计值,未发现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面横裂以多发畸形为主,常作为其他综合征的特征畸形之一。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把资料按出生地分为城乡两组,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三组,调查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中国围产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22.85‰下降到2001年的13.26‰,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同期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在城镇和乡村以及沿海、内地、边远三类地区中都观察到同样变化趋势,1996~2001年间趋势更为明显。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沿海和内地高于边远地区。结论 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科生  蒲玮  朱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8-1010
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对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晓率, 对增补叶酸的态度、是否愿意向育龄妇女推荐的行为等情况, 为实施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指标包括叶酸的知识、增补叶酸的方法、时间和剂量以及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设计调查问卷, 对507名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收集有效答卷485份, 数据录入计算机,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 8%的被调查人员知道叶酸来源, 不同职称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增补叶酸最佳时间的知晓率为45 .8%, 正确补充剂量的知晓率约30 .0%, 且不同技术职称、不同工作单位的人员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 01)。89. 7%的人认为有必要增补叶酸, 75 .1%的人愿意向育龄妇女推荐。结论: 对于育龄妇女实施增补叶酸的措施,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但正确补充叶酸的知晓率较低, 影响干预措施的落实。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有关增补叶酸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2期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以下简称为"PKU项目")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PKU项目在11个省、自治区募集生后3个月内被确诊且符合PKU项目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90例PKU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PKU组。选择与PKU组患儿同地区、同时期于生后3个月内被确诊为PKU,但是未参加PKU项目且愿意接受本调查随访的59例PKU患儿为对照,纳入对照组。PKU组患儿纳入PKU项目统一管理,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线上+线下"PKU相关健康教育宣教,并免费提供PKU治疗所需无苯丙氨酸(Phe)配方奶粉,每个月约6罐(450 g/罐),共计216罐。对于对照组PKU患儿治疗管理,主要参照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相关原则和要求进行。对2组PKU患儿血Phe浓度、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定期监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分层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血Phe浓度、体格与智力发育监测次数达标率,血Phe浓度控制达标率≥80%者占比、体格与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规定,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21伦审批第(063)号]。本研究征得2组PKU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地区分布、性别构成比、城市与农村患儿构成比及入组月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PKU组患儿治疗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占比分别为72.1%(137/190)、25.3%(48/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39.0%(23/59)、35.6%(21/59)、25.4%(15/59),PKU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P<0.001)。PKU组中来自城市、农村患儿治疗依从性,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27、-3.574,P<0.001)。②PKU组患儿血Phe浓度控制达标率≥80%者占比为31.1%(59/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3%(9/5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P=0.020)。③PKU组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分别为85.5%(163/190)与90.1%(14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40/59)与69.5%(41/5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0、12.582,P=0.002、<0.001)。PKU组中来自农村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9.506,P=0.013、0.002)。结论PKU项目通过对PKU患儿及其监护人进行一系列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PKU患儿治疗依从性,有效治疗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状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院产前超声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医院产前超声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表调查全国780所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中从事产前超声的专业医务人员,并按东中西部和医院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医院专业人员平均年龄和工作年限无统计学差异。学历在一级医院中,东中西部均以大专为主,分别为55.95%、57.14%和44.03%,二、三级医院超声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专业人员职称构成在不同级别医院差异显著。在一级医院中,中级职称产前超声人员2007-2009年参加培训的比例,西部仅为32.73%,显著低于东部(56.26%)和中部(53.85%),二、三级医院中,东部各级职称人员培训比例均高于中西部。结论:我国产前超声人员年龄和工作年限分布较为合理,但学历、职称构成和培训比例欠合理,应进一步优化产前超声从业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构成,并加大对初级职称人员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足月新生儿胎盘不同取样位置样品的铅镉含量,探讨胎盘样品在宫内重金属暴露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6年5-6月30个健康足月新生儿胎盘,以脐带横截面脐静脉为12点钟方向将胎盘子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部1/4半径处(A点)和右部分3/4半径处(B点)采集绒毛小叶组织样品;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铅镉含量,对A、B位置间元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胎盘A点干重样品的平均铅、镉含量分别为91.8、66.7 μg/kg,B点干重样品相应的平均含量为88.9、64.8 μg/kg.两个部位的铅、镉含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7,且不同部位组织间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子面中心部分(1/4~3/4半径区域)绒毛小叶组织中铅镉含量基本一致,是评价宫内重金属暴露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