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但对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HCV主要是由血液途径传播,尤以输血最为重要,是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肝病之一。由于HCV在血液中的含量远低于乙型肝炎,故非输血途径引起丙型肝炎的机会较少。目前国内各供血单位对献血者的筛选大多采用检测抗体(抗HCV)的ELISA方法进行检测,由于HCV感染机体后产生抗体较晚,加之抗体含量较低,所以影响了抗HCV的检出率,至今仍有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为了进一步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我们采用PCR技术对300例抗HCV阴性的献血者及100例…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膜辅助蛋白CD46可保护宿主细胞免受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CD46可能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CD46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在线网站分析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CD46表达的差异;2011—2015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未经放化疗的240例HCC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时期入院体检的500名健康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评估CD46 rs1970530遗传变异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CD46在H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46 rs1970530至少携带一个G等位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66,95% CI:0.448~0.990,P<0.05);两组间等位基因G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89,95% CI:0.478~0.994,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至少携带一个G等位基因者可降低高年龄组(>60岁)(P=0.048)和男性(P=0.023)人群的HCC发病风险,在女性和低年龄组(≤60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吸烟状态进行分层分析,rs1970530变异与HCC易感性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HCC中CD46基因高表达及CD46 rs1970530遗传变异影响HCC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尿碘检测的2种定量方法和1种半定量方法进行正确度和精密度评价,并对2种定量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为临床尿碘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4个水平的碘标准物质进行批内30次测定,判断3种方法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收集体检尿液40份,采用2种定量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检测,并进行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种定量尿碘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6.1%,而半定量方法的CV很大(26.1%~36.4%);而与标准物质定值的偏倚均小于10%。对2种定量方法结果[(480.996±266.499)μg/L vs(490.273±280.646)μg/L]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8,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r=0.991,大于0.975。结论 2种定量尿碘检测方法的正确度和精密度较好,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半定量方法所得结果精密度差。2种不同尿液冷消化方式与传统热消化方式的消化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需进行肠肿瘤根治术择期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自体输血适应证等情况分为两组,预存式自体输血者27例(观察组),异体输血者3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1)术前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两组IgG、IgM、IgA均下降,两组在1 d、7 d时检测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与术前比较,两组在术后1 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小,围术期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菌肽17BIPHE2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0~40μmol·L-1的抗菌肽17BIPHE2对A549细胞和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17BIPHE2对A549细胞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17BIPHE2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结果抗菌肽17BIPHE2可选择性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P0.05),对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抗菌肽17BIPHE2处理24 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5);同时抗菌肽17BIPHE2能够明显降低A549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P0.05),随着17BIPHE2浓度不断增加,A549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抗菌肽17BIPHE2可能通过阻滞A549细胞细胞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唐山地区胃癌患者EB病毒感染与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 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 免疫组化法检测EB病毒阳性胃癌及EB病毒阴性胃癌患者标本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状况。结果 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3例呈EBER1阳性; EB病毒阳性胃癌中P53蛋白表达的平均面积、平均吸光度、积分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EB病毒阴性胃癌(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与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VEGF与胃癌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4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及尿液中VEGF测定并对照分析。结果胃癌组术前血清、尿液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尿液VEGF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且术前尿液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血清组(P〈0.01)结论VEGF与胃癌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尿液VEGF含量增强,预示胃癌的转移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和C-erb B-2在10例膀胱癌旁粘膜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C-erb B-2在1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5%、54.1%。Fascin和C-erb B-2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为正相关。结论推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Fascin和C-erb B-2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Fascin和C-erb B-2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株式会社生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好、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以及可进行模块组合等优点,是大中型医院较为理想的一种常规生化分析仪,使用几年来笔者发现几例不常见的故障并予以排除,报道出来与同道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0.
血清GGT、ALP及AD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肝癌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各45例,分别检测其血清GGT、ALP及ADA含量,统计分析各组间结果差异,并比较三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血清GGT、ALP及ADA含量在肝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癌的诊断:单项检测GGT、ALP及ADA的敏感性分别为84%、69%、78%,特异性分别为76%、89%、91%;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69%。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提高了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降低了对肝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