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 Er:YAG 激光照射后其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选用第5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5组,A 组为对照组,不接受激光照射。实验组分别接受频率为10 Hz 的不同能量 Er:YAG 激光照射,参数分别为 B 组:50 mJ,C 组:100 mJ,D 组:150 mJ,E 组:200 mJ。分别于1、3、5、7、9 d 使用 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分析其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培养第5天时 B~E 组细胞增殖率高于 A 组(P <0.05)。结论:低能量,短时间的 Er:YAG 激光照射能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单纯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非综合征型单纯腭裂(NSCPO)占50%。NSCPO是受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与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不同,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NSCPO相关的常见遗传变异相对较少。本文对NSCPO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将已发现的NSCPO候选基因分为研究证据比较充分的候选基因、具备一定研究证据的候选基因和现有研究证据较少的候选基因三类,展望了表观遗传学研究、新一代测序技术、交互作用分析在NSCPO病因探索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是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近年来,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相继调整两次, 与高龄生育伴发的出生缺陷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开展NSOC风险预测将为健全出生缺陷防控链条提供重要证据。近年来,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二代测序等发现了多个与NSOC有关的遗传位点, 为开展预测提供了有益信息。本文综述了NSOC风险预测, 特别是利用遗传信息开展风险预测的常用方法, 以期在研究设计、变量筛选、构建策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 为进一步开发和完善NSOC等复杂出生缺陷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治疗开始前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简单的“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健康2~8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患儿和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给干预组监护人分发“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的宣传单,给对照组监护人分发口腔卫生重要性的宣传单。分4个时点观察两组监护人在面对孩子治疗时自身的紧张程度和所使用语言的特点,同时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共观察了235名儿童,年龄为4.35±1.66岁,其中男孩131人,女孩104人;共有165人接受了局部麻醉注射。对照组人数129人,95人接受局部麻醉注射;干预组人数106人,70人接受了局部麻醉注射。干预组儿童总体的行为表现好于对照组(χ2=4.56,P=0.033);干预组患儿监护人的紧张程度在治疗开始时 (Z=-2.581, P=0.01)、 局部麻醉时 (Z=-3.613, P=0.002)、治疗中 (Z=-3.096, P=0.002)、整个治疗过程 (Z=-3.042, P=0.002)4个时点都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监护人在3个时点更多使用了期望性语言,即在局部麻醉时 (χ2=15.57,P<0.001)、治疗中 (χ2=6.52,P=0.011) 和整个治疗过程(χ2=15.99,P<0.001)。结论:在治疗开始前对监护人进行简单的主题为“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的教育能有效改善监护人和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5.
4~6岁年龄患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自制力和理解力较差,最容易出现不配合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4~6岁患儿的心理特点,并按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重视家庭教育和忽视家庭教育两种类型,同时根据儿童的不同性格特征将4~6岁患儿临床的不同表现分列为四种,即乖巧型、紧张型、依赖型及哭闹型。然后根据这四种不同的表现分别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沟通技巧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良好的就诊行为规范。 结果发现,对4~6岁这一年龄段的患儿,不仅需根据他们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沟通,而且在沟通过程中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一定要尊重患儿;(2)要与患儿交朋友;(3)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患儿发挥主动性;(4)在沟通中以表扬、鼓励等正强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分析其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效能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1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5.00%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63.33%的患者不具备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健康素养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对自我管理产生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健康素养水平均偏低;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牙齿胚胎发育早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法:取胚胎第12.5天至出生后第3.5天的CD1型小鼠下颌骨标本,免疫荧光二步法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通过HE染色显示组织形态。结果:两种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中,前成釉细胞在极化过程中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P-钙黏蛋白表达减弱,P-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初期即出现于牙胚上皮表层,并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结论:钙黏蛋白在牙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空间、时间上的表达差异,提示两种钙黏蛋白在牙冠形成期间行使不同的功能,推测P-钙黏蛋白参与了釉质的分泌与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夜磨牙症儿童的心理、咬合等特点,探索儿童夜磨牙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117例4~10岁乳牙列和混合牙列儿童,其中59例符合夜磨牙症的诊断标准,为病例组;58例未患夜磨牙症,为对照组.通过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研究其口腔、颞下颌关节和心理等,分析各项因素与夜磨牙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精神心理因素、咬合关系、特定的睡眠姿势、父母遗传和亲属遗传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1.074、1.528、4.472、11.164和8.757.结论 精神心理因素、咬合关系、特定的睡眠姿势和遗传因素是儿童夜磨牙症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纤维直径的导电高分子涂层材料聚吡咯通电后对细胞及细菌黏附增殖的影响。方法:含有聚吡咯涂层的钛片分为无电刺激组和加电刺激组,每组都有30~60 nm,70~100 nm,130~170 nm 3种直径的纤维。培养MC3T3细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分别接种于不同直径的聚吡咯纤维涂层表面,加电刺激组立即给予100 mV 恒电压电刺激,持续时间1 h ,以后每间隔24 h, 给予电刺激1 h,无电刺激组不予处理。测量通电和不通电条件下各组细胞培养的CCK-8值、菌液的光密度(D)值,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和细菌的黏附形貌。结果:通电组细胞的CCK-8值高于未通电组(F=12.248,P=0.006),并且纤维直径越小,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情况越好(F=9.261,P=0.005),通电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D值低于未通电组(F=9.641,P=0.036),纤维直径对细菌生长影响不显著。结论:聚吡咯涂层通电后可以促进细胞增殖,纤维直径小的涂层细胞生长更好;通电后可以抑制细菌增殖,不同纤维直径的材料表面细菌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乳牙外伤患儿的年龄、性别、牙位分布、外伤类型、受伤地点、受伤原因,外伤后就诊时间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89-1999年在我科就诊的130例(226颗外伤牙)乳牙外伤患儿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男孩在3-4岁,女孩在2-3岁时发生乳牙外伤的人数最多。男女比例为1.7:1。上颌乳中切牙最易受伤,占76.55%,牙齿移位是最常见的外伤类型。发生牙外伤的地点多是在家庭,其次是在道路。主要外伤方式是跌例。27%的患儿在外伤后2小时以内就诊,40%的患儿在外伤后2-24小时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