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及破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MMP-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如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仅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定义为单支病变者(单支病变组,n=332);如患者上述三支冠状动脉中有两支直径狭窄≥50定义为双支病变者(双支病变组,n=445);如上述三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均≥50,则定义为三支病变者(三支病变组,n=594)。选择MMP-9-1562C/T、R279Q等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时检验SNP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关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以校正混杂因素。结果:-1562C/T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1562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1.3,11.6和9.9;R279Q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279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31.3,32.1和30....  相似文献   
2.
17 871名科技人员心电图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科技人员的异常心员的异常心电图分布状况,为有针对性地防治心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17871名科技人员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按性别、年龄将心电图分类统计。结果 (1)科技人员正常心电图占64%,异常心电图占36%。异常心电图较多的有ST-T改变(6.6%)、低电压(5.6%)、窦性心动过缓(5.7%)、窦性心律失常(4.4%)、束支阻滞(2.0%);(2)除预激综合征外,其它异常心电图都是男性多于女性;(3)多数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窦性心动过速 的检出率与年龄呈“杓形”关系。结论 科技人员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男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于女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一般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北京房山农村社区1991—1999年高血压治疗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在农村社区人群中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1991~1999年在农村加强干预区人群(研究人群共12万人,其中干预区6万)中实施心血管病卫生宣教、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高血压筛查和定期随访治疗高血压患者等措施,以提高高血压管理治疗的效果。并通过1991、1995和1999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对社区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评价指标:(1)计算高血压患者自我知晓高血压百分率;(2)计算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患者KCNQ1、KCNE1和KCNE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与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离子流(IKa)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房颤与IKa相关基因KCNQ1、KCNE1及KCNE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入选汉族对象,房颤病例142例,社区对照120例,病区对照118例。选择亚洲人群特异的非同义SNP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对KCNFA基因进行测序,以发现可能存在的SNP。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结果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在汉族社区人群中的频率(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9、0、0.042、0.317、0.004,未证实这些SNP与房颤相关。在KCNE4基因中发现E145D多态,在汉族社区人群中频率高达0.271,logistic回归分析与房颤显著相关(OR=1.66,P=0.044)。结论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多态性与房颤无关,KCNF4 E145D与房颤有关,其对IKa的功能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与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病窦综合征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社区体检人群中126例作为非病窦综合征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SCN5A基因的H558R、P1090L、4299+53T〉C、C5457T(D1819D)及V1951L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时检验多态与病窦综合征间的关联,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检验多态位点与疾病的独立关联及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PHASE软件估算单体型频率。结果 (1)SCN5AH558R、P1090L、4299+53T〉C、C5457T(D1819D)及V1951L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1%、5.2%、28.2%、31.8%及0.4%。(2)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位点与疾病的关系,在D1819D存在时,4299+53T〉C多态在病例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OR=1.711。(3)将4299+53T〉C及C5457T(D1819D)进行单体型分析发现T-C单体型在病例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R=1.58。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SCN5A基因中的4299+53T〉C与C5457T(D1819D)多态位点可能与病窦综合征发生相关,两多态位点组成的T-C单体型对于病窦综合征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山区农民1991~1999年膳食营养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1—1999年间我们对北京市房山区农民进行了3次膳食调查,对营养素摄入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并阐述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否与冠心病连锁。方法应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分析了先证者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家系45个,调查了212人。其中完整核心家系、父母一方、双方基因型缺失家系分别为21、2和22个。PCR-RFLP鉴定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结果 23个核心家系经经典TDT分析,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T等位基因频率未显著偏离50%(P>0.05);对40个符号要求的同胞组资料的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ib transmission/desequilibrium test, STDT)和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ibship disequilibruium test, SDT)检验均未发现受累子代与非受累子代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不连锁,提示该位点可能不是中国人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我国农村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1年开始,在北京房山农村社区的5个乡12万人口中,采取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开展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研究。结果:1992-1999年房山农村社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干预区为235.23/10万,一般干预区为289.22/10万,平均死亡率干预区为80.63/10万,一般干预区为98.01/10万,干预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一般干预区低18.67%(P<0.01)和17.73%(P<0.01);与一般干预区相比,干预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净下降126.13/10万(P<0.01)。1999年与1992年相比,干预区和一般干预区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上升11.63%和75.27%,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下降46.80%和22.82%。结论:房山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对控制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有明显作用,但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敌意与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良健康行为在敌意个体的聚集性。方法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区的两个工厂选取年龄18~60岁的男性职工共1010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随Cook-Medley所调查的敌意分值的增高伴有体重指数的增加,吸烟量和饮酒量的增加(P〈0.01),从同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低,敌意高分组受教育年限少,其他慢性疾患的伴发率高(P〈0.05),随着敌意分值  相似文献   
10.
脉压分布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脉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中年龄≥ 18岁的 882 6 81人的资料进行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人群的脉压均值为 (44 6 1± 13 5 9)mmHg(1mmHg =0 133kPa) ,其中男性为 (44 92± 12 72 )mmHg,女性为 (44 34± 14 32 )mmHg。随年龄的增长脉压逐渐增宽 ,5 0岁以后脉压增宽的幅度加速且女性高于男性。在≥ 6 0岁人群中 ,脉压≥ 6 0mmHg的比例高于 <6 0岁组人群。 (2 )随脉压增宽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调整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后 ,以脉压 <4 5mmHg的人群为基线组 ,脉压为 4 5~ 5 9、6 0~ 74和≥ 75mmHg组人群 ,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基线组的 1 9、3 5和 5倍。同样 ,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是基线组的 1 2、1 5和 1 7倍。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纳入影响因素中再分析 ,仍显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随脉压的增宽而增加。结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随脉压的增宽而增高 ,脉压增宽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