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9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2437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消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上海市医务人员社会人口学信息及消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知晓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研究对象1426人,三级医院人员占37.66%,社区医院人员占37.10%;护士占58.41%,公卫医生占11.71%,临床医生占10.80%。消毒知识平均得分为(60.62±22.74)分,80分及以上占26.09%。与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相比,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知晓率更高(P<0.001);与临床医生相比,公卫医生知晓率更高(P=0.026)。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常用消毒剂及消毒方式等部分消毒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总体知晓率仍较低,特别是对过度消毒、常量喷雾器消毒对象等知识存在认知误区;影响知晓的主要因素为医院等级和职业类型。  相似文献   
2.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超大型城市,自21世纪以来经历了数次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威胁考验,传染病监测由单病种监测向综合性监测发展,医防融合程度逐步深化,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一定提升。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上海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和医疗救治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为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上海将在今后5年内建设和完善新发、输入、罕见及不明原因等传染病的三级诊疗体系,基于医疗机构大数据监控平台,实现传染病智能化辅助诊疗,并继续深化合作,将医防融合理念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本文分析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年龄组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准化率(标化率)等指标,分析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各个维度的数量和率值趋势,标化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变化趋势。计算不同诊断年份组合的新发病例的部分诊断特征指标的数量和构成比。应用Segi’s 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 结果: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987例和267人,粗发病率为13.53/10万,标化发病率为8.26/10万,粗死亡率为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55 ~ 59岁组和45 ~ 49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50 ~ 54岁组和80 ~ 84岁组达到高峰。上海市子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10年以年均12.51%的增速上升,在2010—2016年则以年均3.12%的增速上升。2002—2016年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4.52%的增速上升。子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病理学诊断比例和诊断时Ⅰ期比例持续增长。结论:上海市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处于全球较低流行水平,但均在增长,现况和趋势反映了上海户籍人口在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和检测技术应用和诊疗水平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加强相关监测和研究有助于调整防治措施,减少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饮用水源地原水中的各种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分析抗性基因与水源地水中分离到的常见碳青霉烯多重耐药细菌相关性,为城市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0年上海市某主要饮用水源地原水水样30件,用含1 μg·μL-1美罗培南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选择性培养菌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0.45 μm滤膜过滤水样,富集样本,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进行抗性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30件水样中分离到占比前5位的碳青霉烯多重耐药菌64株,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这些菌株对多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耐药。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到1 244种抗性基因,前100个抗性基因的相对平均丰度占所有抗性基因96.1%,多重耐药类占63.41%,多重耐药基因主要为adeJ, mexT, adeC, oprM, mexF, mdfA, mexB, mdtK, adeK等。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发现,水源地水中分离的5种多重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该主要水源地原水中多重耐药基因相对丰度占比较高,5种分离到的碳青霉烯多重耐药细菌与抗性基因明显相关,涉及的抗生素种类与多重菌耐药表型相符。提示需持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规范应用,保护水资源,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肠道传染病防控需要,2012年起上海市创新探索腹泻病综合监测模式,监测科学布点、系统采样、多病原集合、联通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一个监测、多个病种;一份样本,多种病原"的监测模式,对全年龄段人群进行持续的主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人口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病原检测、药敏监测等病例信息。监测取得了如下初步成效:掌握真实世界的腹泻疾病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发现本市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发现了少见病原体或病原体血清型,提供疫情溯源线索;促进了公共卫生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腹泻病综合监测将朝扩展监测广度和监测深度、智能化辅助诊疗、暴发疫情预警、流行趋势预测、应用检测新技术等方向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现有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存在的机构功能定位不清、技术支持不足、信息化不充分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以人为核心”的整合式健康管理理念融入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探讨基于信息化支撑的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做法,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现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技术整合、数据整合和服务整合,精准高效地实现“以人为核心”、多病种、全周期的筛查、诊断、治疗、干预、随访管理、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上海市应用该模式为197.51万居民提供整合式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基于信息化支撑的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整合式慢性病健康管理,有待开展中长期防治效果以及经济学的评估,为我国慢性病防治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方法 分析比较上海市和全球长寿国家/地区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建立的疾病和健康结局的失能权重,应用Sullivan法测算上海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健康寿命损失。结果 近40年,上海市期望寿命增长了10.86岁,2016年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3.18岁,其中男性80.83岁,女性85.61岁。健康期望寿命为69.46岁,其中男性为68.68岁,女性为70.23岁;与期望寿命的差距分别为13.72、12.15和15.38岁;分别占期望寿命的16.49%、15.02%和17.97%。与期望寿命相同,各年龄组女性的健康期望寿命均高于男性,平均差距为1.76岁,两者差距在20~24岁组最小为1.36岁,70~74岁组最大为2.24岁。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65岁女性高于男性,≥65岁则相反。结论 上海市期望寿命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健康寿命损失较大,需要在降低死亡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寿命质量,尤其是女性和≥65岁男性是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趋势,并计算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和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及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结果 2008—2019年上海市共报告非户籍肺结核患者36748例,占全人口报告发病例数的44.79%(36748/82047);12年间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率由2008年的43.66/10万(3273例)下降至2019年的26.70/10万(2563例)(APC=-3.42%,t=-9.838,P<0.01),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02/10万(36748例);男性患者23685例,女性患者13063例,男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23685例),高于女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25.61/10万,130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2,P<0.01),男性与女性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3.27%,t=-7.444,P<0.01;APC=-3.74%,t=-9.791,P<0.01);不同年龄组中15~29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最多,为52.69%(19364/36748),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5~104岁,为104.67/10万(365例),各年龄组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37,P<0.01),60~7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在2010年后呈上升趋势(APC=3.94%,t=3.443,P<0.01),由50.44/10万(104例)上升至69.24/10万(154例)。首诊地区为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10年前呈明显下降趋势(APC=-7.99%,t=-2.758,P<0.01),2010年后下降趋势变缓(APC=-1.28%,t=-4.726,P<0.01),非中心城区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6.04%,t=-12.173,P<0.01)。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7.26%,t=-28.533,P<0.01;APC=-1.67%,t=-3.852,P<0.01)。结论 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60~74岁患者在2010—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以迅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定点检测和个体检测评估职业噪声暴露水平,探究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原因。方法 根据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对52家机械制造企业的290名工人分别采用定点检测和个体检测计算噪声8 h等效声级,进行噪声暴露评估。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配对χ2检验探究两种检测方法计算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及超标率是否存在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在不同工种和作业方式间是否存在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究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90名工人基于定点检测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均值为83.5 dB(A),超标率为36.9%;基于个体检测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均值为85.9 d B(A),超标率为52.1%,个体检测的均值及超标率均高于定点检测(P <0.05)。按工种和作业方式分层后发现,车床工和电焊工的基于个体检测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均值均高于定点检测(P <0.05),固定作业的基于个体检测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均值高于定点检测(P <0.05),而流动作业的基于个体检测的噪声8 h等效声级均值低于定点检测(P=0.002)。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电焊工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噪声8 h等效声级的差值的均值比车床工高1.7 dB(A)(β=1.7,95%CI:0.4~3.0,P=0.012),流动作业工人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噪声8 h等效声级的差值的均值高于固定作业工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7,95%CI:-1.1~2.5,P=0.452)。结论 定点检测和个体检测两种方法评估的职业噪声暴露结果存在差异,工种和作业方式对结果的差异性有影响。针对流动作业和电焊工的职业噪声暴露评估,建议采用个体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了解卫生保健人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4—8月对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普查。问卷内容涵盖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和卫生保健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不同城郊地区学校在卫生保健室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含分部和分校等)共有1 847所,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配备率达100%。全市仅有51.4%的中小学校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市区学校的人员配备符合率(59.3%)高于郊区学校(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P < 0.01)。所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都认为目前能接受到的能力提升机会较少,需要卫生机构提供能力提升的指导服务。  结论  上海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配备情况好,但人员空缺较大,且现有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