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0篇
内科学   32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304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adher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及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另选同期于本院确诊3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病变组和24例正常女性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E-cadherin、sICAM-1及CEA,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血清sE-cadherin、sICAM-1及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sE-cadherin、sICAM-1及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良性病变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sE-cadherin+sICAM-1+CEA水平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kappa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血清sE-cadherin、sICAM-1及CEA单独应用于乳腺癌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清sE-cadherin、sICAM-1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腋窝可疑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为诊断淋巴结是否为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8例乳腺癌初发患者腋窝可疑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242份及配对血清标本128份。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浓度。结合组织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转移组和阴性组FNA洗脱液标志物浓度的差异。分析洗脱液和比值法3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癌转移的性能,并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进行比较。结果 242份淋巴结标本中,70份为阴性,172份提示转移。转移淋巴结洗脱液中CEA、CA153和CYFRA 21-1检测浓度均显著高于阴性淋巴结(P0.001)。US-FNAC诊断的敏感性为83.7%,准确性为88.4%、特异性为100.0%。洗脱液中检测CEA、CA153和CYFRA21-1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50.1%、44.8%和95.3%,特异性分别为92.9%、91.4%和92.9%,准确性分别为62.8、58.3%和94.6%。比值法检测CEA、CA153和CYFRA21-1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7.7%、40.1%和94.2%,准确性分别为62.8%、57.4%和95.9%,特异性均为100.0%。US-FNAC联合比值法CYFRA21-1检测乳腺癌能将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97.1%,准确性提高到97.9%。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可疑淋巴结的诊断中,CYFRA21-1检测在洗脱液和比值法中的表现均优于CEA或CA153。US-FNAC联合比值法CYFRA21-1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且保持特异性仍为100%。  相似文献   
3.
匡洁 《康复》2021,(11)
静脉曲张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静脉壁中的弹力纤维网不够发达,这绝大多数是天生的,所以遗传是静脉曲张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后天的工作状态、生活习惯也是促进静脉曲张形成的重要条件. 静脉最"怕"什么 1.静脉"怕寂寞"没有肌肉的拥抱,静脉里的血就会流得比较慢,静脉里的压力就会逐渐升高.所以,久站久坐,肌肉收缩少,都是静脉曲张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4.
方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有限元方法建立方丝弓矫治器的力学分析数字模型。方法:采用powerSHAPE3040造型软件,在已有的下颌三维数字模型基础上,划出托槽槽沟中心平面(H)、颊面牙体长轴和托槽中心,以其为基准,构建下颌左侧牙列槽沟为0.018in(1in=2.54cm)的托槽模型。这些托槽在各牙位的槽底厚度相同,托槽槽沟在同一H平面。然后据此托槽和H平面构建出0.016in×0.022in的平直方丝模型。再用ANSYS分析系统将这些三维模型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模型。牙、牙周膜、牙槽骨和托槽以4点四面体单元划分,弓丝以10点四面体单元划分。结果:获得下颌牙列及其托槽和平直方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托槽槽底带有转矩,所建平直方丝在H平面上与托槽槽沟均匀接触,因此初始状态彼此无作用力。结论:该模型初步建立了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固定矫治技术进行全牙列分析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9-nCoV高传染性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高危程序操作,是一线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急需降低操作者的感染风险。方法 本团队发明一种手术防喷溅隔离装置,在操作者与患者之间建立可视化防喷溅隔离区域,术者可将手伸进隔离装置的操作口进行手术操作,在不影响正常手术程序的同时,降低了自身感染风险。结果 本装置经申请专利后已初步试用于临床,在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气管切开术中得以成功应用,目前已批量生产,发往武汉抗疫一线。结论 本隔离装置在救治2019-nCoV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良好反馈,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有效防护措施,降低了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旨在为临床老年PD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12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1) 120例老年PD患者按照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否分为并发症发生组(49例)和无并发症发生组(71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糖尿病史、白蛋白、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是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GNRI、有糖尿病史以及手术时间长是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GNRI预测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灵敏度为83.26%,特异度为75.25%,阳性预测值为58.96%,阴性预测值为92.86%,曲线下面积为0.801(P=0.003),临界值为88.7。  结论  GNRI是临床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全面、准确、有效的术前营养筛查对于老年P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检测牙根面及根周组织中骨型胶原酶(MMP-13)的分布和表达,研究多西环素(DOXY)对根吸收及骨型胶原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36只建立正畸牙移动根吸收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DOXY对照组、正常牙加力组、注射DOXY加力组。在加力的0天、7天、10天、14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并取相应时段的标本制作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各组中骨型胶原酶(MMP-13)在第一磨牙根吸收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检测多西环素对根周组织内骨型胶原酶表达及分布的影响。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比较上述试验结果。结果:在多西环素的影响下,在第7天和第10天给药受力组的MMP-13的阳性表达低于受力不给药组。给药受力组MMP-13的阳性表达在第10天更低(P0.01)。两实验组MMP-13的阳性表达都在第10天到达峰值后第14天趋于平稳。结论:多西环素可能作为骨型胶原酶的抑制剂对破骨细胞的募集及牙根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眶下神经管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头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以显示眶下神经管;测量眶下神经孔至眶下缘距离、眶下神经至正中平面距离、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直径;观察眶下神经管的CT表现.结果 眶下神经孔至眼眶下缘垂直距离平均(8.3±2.7)mm;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平均直径分别为(24.6±3.0)mm、(2.1±1.0)mm;眶下神经孔至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0±1.7)mm;双侧眶下神经孔基本对称.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三维重组技术可多方位显示眶下神经管,并可进行形态学测量,熟悉其正常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价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型号医用MRI成像设备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美国放射学会2013年颁布的MRI图像质量认证指南,共收集全国40余家医疗机构的531例中枢神经系统平扫MRI图像,对其4个常见序列进行临床图像质量Likert 5级评分;并将样本分为国产组与进口组,以及1.5 T组与3.0 T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0 T组大多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优于1.5 T组(P<0.05)。1.5 T组中,进口亚组大多数指标优于国产亚组(P<0.05);3.0 T组中,国产与进口亚组大多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T组中,选取国产设备(联影)与进口设备(西门子、GE)分别比较,国产设备部分指标优于进口设备,部分指标仍与进口设备有一定差距。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MRI临床图像质量中,3.0 T设备总体优于1.5 T设备,国产设备在某些方面优于进口设备,但整体水平仍与进口设备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体尾切除术采用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胰腺断端预防胰瘘的效果。方法检索2011年12月以前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和电子数据库,经过筛选,纳入前瞻性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所纳入研究中胰瘘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组织胰瘘诊断标准。采用J『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D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0篇比较胰体尾切除术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断端胰瘘发生率的文献,其中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3篇,回顾性研究6篇。10篇文献中手工组患者1441例,器械组患者6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器械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86~1.40,P〉0.05)。其中6篇文献比较了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严重胰瘘(B、C级胰瘘)发生率,手工组患者1182例,器械组患者3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器械组患者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94~1.88,P〉0.05)。结论胰体尾切除术采用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胰腺断端预防胰瘘的效果相当,器械闭合只是为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断端的处理方式提供了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