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饮茶对牙龈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 0 1 0年1 2月—2 0 1 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牙龈癌新发病例1 2 1例,同期经性别、年龄成组匹配,选取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363例作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牙龈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饮茶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OR=0.51,95%CI:0.29~0.9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牙龈癌的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均Ptrend<0.05);此外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以及饮绿茶和乌龙茶也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结果发现与吸烟者相比,在非吸烟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OR=0.40,95%CI:0.1 7~0.9 6),在非饮酒和饮酒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结果并未发现吸烟与饮茶,饮酒与饮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饮茶是牙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且每日饮茶量、饮茶年限与牙龈癌发病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CI: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1.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趋势<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 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V/SVH).方法 选取90例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的原发性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为实验组,以健康志愿者(40例)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满意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福建省501名规范化培训学员,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员对规范化培训整体满意度的均分为3.62±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规范化培训身份属性、培训学科、所在规范化培训基地属性这5个因素影响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可以解释满意度15.1%的变异量。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制度设计、基地条件、带教师资、过程管理、保障机制这5个维度的满意度对培训效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培训效果满意度76%的变异量。结论: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质量,提升规范化培训总体满意度,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合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口咽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联。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研究HPV感染与口咽癌无病生存期关系的文献,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评价文献质量,检验异质性,计算合并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纳入文献16篇,口咽癌病例共2 512例,其中HPV阳性1 210例,HPV阳性率48.17%,HPV阴性1 302例。与HPV阴性相比,HPV感染的口咽癌病例复发或转移风险较低(合并HR: 0.371, 95%CI: 0.231~0.511),其中HPV-16型感染对口咽癌DFS的合并HR为0.248, 95%CI: 0.132~0.365;HPV阳性且p16蛋白表达对口咽癌DFS有保护作用(合并HR:0.281, 95%CI: 0.137~0.424)。结论 HPV感染对口咽癌无病生存期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叠加整合声治疗主观性耳鸣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主观性耳鸣患者431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采用多元叠加整合声治疗(T-MIST)验配平台对耳鸣患者进行精细化检测, 并采用耳鸣残疾量表评估耳鸣患者的严重程度, 结合患者的基本特征, 采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主观性耳鸣患者多元叠加整合声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相对于短期耳鸣患者, 病程为3~12个月的患者OR(95%CI)=1.982(1.033~3.804), P=0.040;病程为 > 12个月的患者OR(95%CI)=2.411(1.322~4.396), P=0.004;随着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的增高, T-MIST的治疗效果越好[OR(95%CI)=1.014(1.004~1.024), P=0.007];听力补偿有效组的T-MIST治疗效果更好[OR(95%CI)=0.133(0.081~0.216), P < 0.001]。结论病程长短、THI水平、听力补偿有效为多元叠加整合声治疗效果的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牛奶分层后饮茶、咖啡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OSCC新发病例593例和同期经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1 128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咖啡、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OSC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 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等指标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在总调查人群及饮和未饮用牛奶人群中,饮茶均可显著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其调整OR值及95%CI分别为0.54(0.41~0.71)、0.47(0.31~0.71)和0.57(0.40~0.81)。进一步分析发现,开始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饮用绿茶和乌龙茶在以上3个人群中也均有保护作用,且在饮用牛奶人群中各因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此外,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OSCC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趋势检验均P<0.05),但未见饮咖啡与OSCC的发病存在关联。饮茶与饮牛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52,95%CI:0.37~0.71),但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饮咖啡与饮用牛奶之间不存在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饮茶是OSCC发病的保护因素,且饮茶与牛奶间存在交互作用,故适量饮茶、增加牛奶的摄入可一定程度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