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国家1987年"七·五"攻关课题"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北京地区队列资料,对老年人群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间进行追踪调查.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区人群预防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中国城市社区的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按类试验设计。于1991年在北京、上海和长沙3城市各选取10万社区人群,开展我国社区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试验。各城市再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社区各5万人,使得两社区框架人群年龄性别构成相似。“九五”期间(1996—2000),在3城市干预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脑血管病综合性干预措施。按类试验设计评价其对社区人群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干预后3地人群和高血压人群KAB水平均分分别净提高6.01(Z=9.36。P&;lt;0.01)和6.12(Z=5.96,P&;lt;0.01)分,均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人群的3个月以内测压及规律服药人数比例干预后分别净提高9.65%(Z=2.49,P&;lt;0.05)和7.33%(Z=1.94,P&;gt;0.05),前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人群预防脑血管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对预防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尤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50岁以上社区人群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状况。方法在北京崇文和石景山地区,选择各约5万自然人群的社区,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52名年龄≥50岁的非卒中人群中进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防治KAP水平的调查。结果崇文组和石景山组除了在文化程度方面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性别、年龄以及血压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晓高血压可引起脑出血和脑梗死者均在90%左右,并且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经常测量血压者均在80%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经测量过血压者两组均在90%以上,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高血压患者能按医嘱治疗高血压者均超过85%。结论社区≥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继续广泛开展和加强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七城市居民体重指数变动趋势及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向华  鲍秋菊 《营养学报》1998,20(3):250-254
目的:对北京、上海等七城市35岁以上居民14666人的BMI变化情况、BMI对血压的影响进行随访研究。将基线BMI按<20、20~25、>25kg/m2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肥胖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性肥胖患病率分别是18.38%与24.5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SBP、D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BMI呈正相关关系。3年随访期间,男女队列分别有45.30%和45.48%的人BMI升高,男性BMI升高了0.21kg/m2,女性升高了0.31kg/m2,人群平均SBP、DBP和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上升,BMI增高人群的平均SBP、DBP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MI恒定和BMI下降人群(P<0.01)。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西方国家为3%~5%,我国为0.67%,北京地区为1.1%。本文随机选择两个自然社区人群,分为糖尿病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糖尿病人的综合性干预及自然变化趋势对比研究。现将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结果报告如下。样本人群的选择:在北京市崇文、西城两区约2万自然人群中,对具有当地正式户口,年龄≥35岁居民,随机抽样5441人,作为糖尿病基线普查对象,崇文社区2681人为干预组,西城社区2760人为对照组。两社区人群医疗条件、文化程度、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均  相似文献   
6.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情况以及管理控制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病.方法 对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全国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的北京市天坛医院、普仁医院和体育馆路医院所在地的3个社区年龄≥35岁队列人群共36 863人进行基线调查,随访管理其中的高血压患者,每年监测脑卒中发病情况,将新发脑卒中作为研究终点.结果 无论是临界高血压还是确诊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上升,女性管理率高于男性,但控制率却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管理第三年血压控制率达18%.随着逐年血压控制达标,无论是总的脑卒中、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均逐年下降,并且血压控制达标对出血性卒中发病下降更有作用.3年控制达标可使总的脑卒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减少25.7%、19.1%、27.4%.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比控制在160/95 mm Hg以下可分别减少12.3%总的脑卒中、12.8%缺血性卒中、14.9%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结论 对社区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将血压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能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经济收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信念以及行为(KAB)水平的关系.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北京市崇文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996例,应用统一的问卷及测量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结果 经济收入与年龄(P=0.003)、性别(p=0.037)、文化程度(P<0.00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P=0.013)、最高收缩压(P<0.001)、最高舒张压(P<0.001)、平均舒张压(P=0.037)、高盐饮食(P<0.001)、缺乏运动(P=0.001)、饮食结构不合理(P<0.001)、遗忘服药(P=0.001)等相关.文化程度对高血压病程(P=0.033)、高血脂(P=0.002)、超重和肥胖(P=0.010)以及疾病相关信念(P<0.01)有影响;职业对高血脂(P<0.001)、吸烟(P=0.001)、酗酒(P<0.001)、血压水平有影响.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经济收入状况与KAB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主要集中在行为因素方面.经济收入对健康信念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程度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北京社区医护人员脑卒中复发防治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医护人员脑卒中复发防治知识水平.方法 以自填方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19名服务于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脑卒中复发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61.40%的社区医师和35.71%的社区护士认为自己具有管理脑卒中患者的能力.按百分制计算,被调查的社区医护人员脑卒中复发防治相关知识总分为41分;社区医师知识总分(42分)高于社区护士的知识总分(38分).结论 北京社区医护人员尚不完全具备系统管理脑卒中患者的能力,他们的脑卒中复发防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北京社区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随访干预和对照队列 (≥ 60岁 )人群 ,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水平变化及干预措施的延续性效果。方法 对 1 0年前两组队列人群进行横断面追踪调查。结果 随访干预和对照人群分别为 2 2 4 4人 (83 % ) ,2 0 64人 (74% )。对照队列易诱发脑卒中相关疾病 :TIA明显高出干预组。危险因素水平 :血压均值 (干预组 1 32 / 78mmHg、对照组 1 34/ 84mmHg)、体重指数、食盐摄入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不足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别 (P <0 0 5)。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延续性效果明显。结论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持续性效果明显 ,但有效降低脑卒中死亡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北京城区中老年人群吸烟与卒中发病率及卒中类型的关系,以及吸烟对于群体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城区2万自然社区人群,随机整群抽样调查5441例(年龄≥35岁),限于人群随访困难,仅进行间隔10年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吸烟与卒中的发病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人群卒中发病率高达668.15/10万人年。总卒中发病率排序为:吸烟组(798.56/10万人年)>戒烟组(754.71/10万人年)>非吸烟组(591.38/10万人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与缺血性卒中和总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组生存时间明显降低。结论 吸烟已构成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卒中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群体生存曲线降低,影响到群体的生存寿命;此外,中老年人群既是卒中的高危人群,也可能是戒烟的最大受益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