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排便频率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的时间为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在剔除基线时自报患有恶性肿瘤的个体后,最终有510 134人纳入分析。本研究使用的随访数据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排便频率和结直肠癌发病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随访9.9年,随访期间3 056人发生结直肠癌;在分癌种分析时,纳入结肠癌1 548例,直肠癌1 475例。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与排便频率基本1次/d者相比,排便频率>1次/d者发生结直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HR值分别为1.24(95% CI:1.12~1.39)、1.12(95% CI:0.95~1.31)和1.37(95% CI:1.18~1.59)。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随访前5年对应的HR值分别为1.59(95% CI:1.36~1.86)、1.43(95% CI:1.14~1.80)和1.76(95% CI:1.41~2.19);随访5年后,上述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交互P<0.05)。与排便频率基本1次/d者相比,排便频率更低者的发病风险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排便频率>1次/d者在随访前5年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升高。异常增加的排便频率作为一个容易识别的症状,应该在自我健康管理和结直肠癌早期筛检的实践工作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作为随机对照研究的补充,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混杂偏倚是其重要偏倚来源。本文介绍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中已测量的混杂因素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已测量的混杂因素,可采用传统的分层分析、配对分析、协方差分析或多因素分析,也可采用倾向性评分、疾病风险评分等方法进行混杂因素匹配、分层和调整。良好的设计需从源头控制各种混杂,事后统计分析则应在理解各类方法的应用前提下,严格把握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以生存结局为切入点,探讨含两个中介变量时的中介生存分析模型(Aalen相加风险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加速失效时间AFT模型),为预后的多中介变量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应用建议。方法通过统计模拟试验,设定不同的相关系数、效应比、删失率等,从第一类错误及检验效能等方面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统计学性质评价。结果中介变量与暴露的相关系数越大,越容易发现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删失率与效应比对Aalen模型的影响较大,对其他两种模型的影响较小;随着删失率的降低,Aalen模型的第一类错误反而膨胀,故Aalen模型不适用于多中介变量的分析;样本量越大,三种模型的检验效能差别减小且趋于稳定。不同参数设定下,AFT模型的检验效能最大,其次为Cox模型,最后为Aalen模型。结论 AFT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推荐用于生存结局的多中介变量的中介分析;进行中介分析时需要足够的样本量。  相似文献   
4.
复杂疾病往往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多个组学层面)共同作用所致。全面分析不同分子水平的信息对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能够提高特征筛选检验效能、改善疾病预测精度。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对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的统计理论方法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某一模拟队列资料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及以上(CIN Ⅲ°、宫颈癌)的发病率估计为例,探讨Bayse法在队列研究资料发病率估计中的应用.方法 假设某地区进行官颈癌基线筛查8万人,对其中5万基线筛查阴性者进行隔年随访,总计随访10万人年.其中1 000人细胞学阳性,需要做病理学检查,最终收到900份病理报告,检出CINⅡ°及以上者120例,通过Bayse法估计该地区CINⅡ°及以上的发病情况.结果 通过Bayse法考虑病理检查随访人群中的失访病例以及细胞学检查阴性人群中的漏诊病例,估计该队列CINⅡ°及以上的发病率为180.23/10万,95% CI为(146.59/10万~226.06/10万).结论 基于Bayse法,考虑了病理检查随访人群中的失访病例以及细胞学检查阴性人群中的漏诊病例,估计得到的该地区CINⅡ°及以上的发病率更合理、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病证相符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关键,也是中药发挥疗效、避免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基石,本文通过建立中药注射剂模型ADR/ADE文献数据库,调查中药ADR/ADE与病证相符/不相符资料,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失宜现象突出,也是其ADR/ADE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严格掌握中成药说明书,把握病证相符原则,珍爱生命,防止不必要的药害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席卷全球,疫情结束前,其病死率的估计受现有确诊病例和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布的影响,且结论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年龄别病死率进行估计。方法 收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CDC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信息,采用Gamma分布拟合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布规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估计年龄别病死率。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到死亡时间M=13.77(P25P75:9.03~21.02)d,总病死率为4.1%(95% CI:3.7%~4.4%),0~、10~、20~、30~、40~、50~、60~、70~和≥80岁组病死率分别为0.1%、0.4%、0.4%、0.4%、0.8%、2.3%、6.4%、14.0%和25.8%。结论 校正删失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适用于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的病死率估计,尽早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死率有助于疫情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 基于收集的疫情数据(各国家每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人口学数据(各国人口密度、人口数)、旅客潜在来源群体信息(华侨华人常住人口数、在外中国留学生数、海外务工人员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旅客数估计)和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HS)等信息,进行近期(2月1日-4月25日)和未来(4月26日-)风险分析及预测,构建输入风险得分。结果 各国境外输入病例数、累计确诊数、罹患率、华侨华人数、境外留学生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乘客数和GHS变量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期风险分析中,俄罗斯输入病例明显较高,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次之。在未来风险预测中,通过各国罹患率指数和平均每日入境乘客数估计值两项信息,评估美国、新加坡等44个国家为未来潜在高风险国家。结论 通过COVID-19疫情各国家输入风险评估,可以识别近期及未来的高风险区域,为加强疫情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暴露评估中多检出限回归在存在多个检出限的情况下未检出值数据填补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多检出限回归方法中次序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与于处理2004年全国淡水鱼重金属镉残留量数据,对未检出值进行填补,并将填补后的参数估计与简单替换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检出限回归填补数据后估计的2004年全国镉残留平均值(mg/kg)为0.01509,3种不同替换值(0、1/2和1倍检出限)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014759、0.015270和0.015781。结论多检出限回归填补估计方法利用检出值的信息对未检出值进行填补,较简单替换法更为合理。通过SAS宏程序可以方便得以实现,值得在食品暴露评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西班牙LENA动态血沉分析仪检测血沉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117人,采用西班牙产LENA动态血沉分析仪分别以快速法与标准法和魏氏法测定血沉,对三种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快速法与标准法血沉测定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586,P=0.559),快速法、标准法分别与魏氏法间血沉测定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3,P=0.002及t=4.636,P=0.000);快速法与标准法Kappa=0.904,Youden指数84.67%;快速法与魏氏法Kappa=0.847,标准法与魏氏法Kappa=0.856,Youden指数81.62%.结论:快速法与标准法假阴性率均较低(3.26%、1.14%),而假阳性率均较高(12.00%、17.24%).当快速法、标准法测定值接近界值时,建议做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