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方案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新焕  吕晴 《中级医刊》1996,31(2):37-39
本文总结了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182名,将其分为3组。分别在其出生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1支,2支以及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周时,各注射1支(HBIG),接着在1、2、7个月龄时,再接种乙肝疫苗20μg。长期观察其抗-HBs阳转率和HBsAg的携带率。从而提出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周各注射1支(HBIG)的免疫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Recombinant DNA Yeast-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 (RYHB vaccine) is comparable to and can replace Plasma-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 (PHB vacc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but the duration of immune efficacy of RYHB vaccine is not clear.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long-term efficacy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infant transmission of HBV. One hundred and six neonates born to HBsAg-arrier mothers with HBeAg positiv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receiving 20 μg per dose of RYHB vaccine and the another receiving 20 μg per dose of PHB vaccine on the day of birth, at 1 month and at 6 months (three time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lood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infants at 6, 12, 24, 36, 48 and 60 months of 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ctive efficacies at 6, 12, 24, 36, 48 and 60 months were 67%, 75%, 63%, 62%, 57% and 56%, respectively for the RYHB vaccine group and 58%, 76%, 51%, 41%, 24% and 18%, respectively for the PHB vaccine g  相似文献   
3.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宫内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新生儿产前在宫内受HBV感染,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研究给予阻断措施和观察其效果。从3632名孕妇筛查出HBV无症状携带者204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200IU,和不注射者作对照。在孕妇分娩后和新生儿出生时分别抽外周血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BIG组和对照组所生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分别是5.7%和14.7%(X ̄2=4.58,P<0.05)。分娩后二组孕妇的HBsAg和HBeAg的阳性率无差异,但HBIG组HBsAg阳性滴度的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4.82,P<0.01)。提示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携带HBV母亲所生新生儿宫内受HBV感染。这可能与产时减少母体外周血中的HBV有关。接受HBIG在分娩前后的随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血清补体防止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补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后的消极致病作用而忽视了补体也具有加速免疫复合物清除,防止复合物致密的主动作用。1980年,Schifferli发现并在同年的国际免疫学会议上报道了补体的一种新功能。即当存在新鲜血清补体时。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相应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不会发生沉淀,而破坏补体后(56℃,30分钟灭活或EDTA等处理血清)则免疫复合物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LRTI的342例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建立套式RT-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鼻病毒(HRV)基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抗原,对各种病毒在小儿ALRTI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42例ALRTI患儿NPS标本中,检测到HRV阳性46例(13.45%)。HRV阳性患儿中,3岁以下婴幼儿38例(82.6%),1岁以下27例(58.7%)。HRV致ALRTI全年可见,3到5月份为最高峰。RSV阳性64例(18.70%),1岁以下46例(71.88%)。1岁以下与1岁以上患儿RS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RSV的检出阳性率从2月份起逐渐下降,6到7月份达到最低,8月份起检出率逐渐升高,至12月份达到最高。ADV感染9例(2.63%),PIV感染8例(2.30%),IFV感染7例(2.0%)。本组患儿病毒混合感染共4例。130例病毒性ALRTI患儿诊断支气管肺炎122例,体温正常42例、低热34例、中度热50例、高热仅4例,以中度发热以下为主,末梢血白细胞<10×109/L93例(71.5%),中性粒细胞<50?例(72.3%),CRP<8mg/L99例(76.2%),均符合病毒性肺炎的特点。64例RSV感染病例中有30例合并喘息(46.9%),36例HRV感染病例中24例合并喘息(52.2%)。结论病毒病原在上海地区小儿ALRTI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儿病毒性ALRTI以RSV及HRV为主,ADV、PIV及IFV相对少见,混合性病毒感染少见。HRV所致小儿ALRTI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1岁以下为多。上海地区HRV感染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RSV所致小儿ALRTI以1岁以下为主,以秋、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多发。除RSV外,HRV也是导致ALRTI患儿喘息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40例婴儿肝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者13例(32.5%),疱疹病毒3例(7.5%),EB病毒2例(5%)。另22例经上述病原检查均阴性。13例婴儿乙型肝炎申6例在出生后3周内发病。3例疱疹病毒性肝炎均系母亲传播病毒。研究结果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为上海地区婴儿肝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案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182名,将其分为3组。分别在其出生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1支,2支以及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周时,各注射1支(HBIG),接着在1、2、7个月龄时,再接种乙肝疫苗20ug。长期观察其抗-HBs阳转率和HBsAg的携带率。从而提出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周各注射1支(HBIG)的免疫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血清补体与免疫复合物之间关系密切,新近发现补体有防止免疫复合物沉淀的作用,该作用被称为免疫复合物沉淀抑制能力(ICPIC)。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与免疫复合物在周围组织沉积有关。不少作者证实各型肝炎的血清中存在免疫复合物,并同时有补体成分的改变。本文探讨了肝炎患儿的血清补体ICPIC状况及与补体成分,血清循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间接血凝法对7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儿进行血凝IgM抗体检测,以观察抗体的出现情况,进行流脑的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及方法对象:住院病人71例,有发热、头痛、呕吐;脑脊液细胞数增加,以中性为主,蛋白升高,糖量减低。大部份病人体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少数病人体部无瘀点,但脑脊液或血培养有脑膜炎双球菌生长,故可以确诊为流脑。抗原制备及方法:由于国内主要流行菌为A群脑膜炎双球菌,故制备A群抗原。将自临床标本分离出的A群流脑菌接种于血脂平板,孵育后收集菌落,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