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德宏州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显著低于本地、汉族和未婚的HIV感染者;而20~29岁年龄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50岁以上者高;经由自愿咨询检测、戒毒所人员检测、婚前检查、孕产期检查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均较医院就诊检测的早发现率高。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低,必须继续推进在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戒毒所、婚前体检和孕产妇体检中全面开展HIV检测工作,重点加强对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人群的HIV检测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26人和2011年42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检验。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为66.5%,2011年为75.4%;有0.8%的人曾有吸毒史,均未曾注射;有3.3%的人在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03%。最近一年发生临时性行为比例2011年(12.7%)低于2010年(24.7%);坚持使用安全套2011年(7.8%)高于2010年(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63.6%的人在最近一年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结论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亦较高,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的接受率较低。今后在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2009年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反转录治疗(ART)在降低HIV-1感染者并发症和艾滋病患者死亡率的同时,也促进了HIV-1耐药株的发生.耐药株有可能传播到新感染人群,从而使尚未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携带HIV耐药株,导致以后的抗病毒治疗产生困难.本研究于2009年在云南省德宏州开展了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德宏州2005-2012年间看守所羁押人员的HIV感染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当地看守所羁押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结果 19 859名调查对象中,83.3%为男性,其中汉族、农民占60%以上;女性中汉族、农民占50%以上。调查对象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7%(736人),64.3%(473/736)为入所后新报告者。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中,≥20岁、少数民族、文盲及外籍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注射吸毒者[比值比(OR)=11.25,95%可信区间(CI):9.36-13.53]及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者(OR=2.46,95%CI:2.03-2.97)HIV感染风险高;女性中,≥20岁、除景颇族外的少数民族、外籍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注射吸毒者(OR=11.17,95%CI:6.73-18.54)和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者(OR=2.54,95%CI:1.40-3.97)感染HIV风险高。结论德宏州看守所羁押人员HIV感染率较高,且多数为新检测发现者,提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监管场所人员开展HIV监测及干预工作,减少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德宏州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HIV新发感染率.方法 2005年11月始在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建立前瞻性队列,每6个月随访,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检测.结果 至2008年6月底共纳入研究对象790人,随访观察702人,2006-2008年随访期间发病密度为2.58/100人年,各年度发病密度分别为2.22/100人年、2.95/100人年、2.74/100人年.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发病风险有关的因素有:居住于盈江县[风险比(HR)=4.37,95%CI:1.48~12.90,P=0.008 ]、有吸毒史(HR=3.49,95%CI:1.09~11.18,P=0.035)以及配偶(指感染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HR=3.60,95%CI:1.41~9.16,P=0.007).结论 德宏州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HIV新发感染率较高,针对某些地区以及本人有吸毒史、或其HIV阳性配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配偶仍需加强HIV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6.
杀它仗在敌鼠钠盐灭效差地区灭鼠控制鼠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杀它仗在敌鼠钠盐灭效差地区灭鼠控制鼠疫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通过敌鼠钠盐毒谷饱和投药灭鼠无法降低鼠密度的地区,采用杀它仗回合式投药灭鼠,夜笼法测定灭鼠效果。结果:敌鼠钠盐毒谷灭鼠后第15天考核,灭效35.84%。改用杀它仗毒饵24小时后观察毒饵1176粒,盗食246粒,摄食率20.92%,第10天再次观察600粒,盗食9粒,摄食率1.5%,第11天考核,灭鼠效果100%。结论:敌鼠钠盐灭黄胸鼠的效果,在持续使用18年的地区灭效显著下降,采用杀它仗灭鼠可获得理想的灭效。杀它仗成品毒饵可替代敌鼠钠盐应用于鼠疫疫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989-2011年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德宏州1989-2011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死产相关信息,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同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3006例H1V感染者纳入分析,男性占73.2%,农民占79.1%,48.%已婚有配偶,少数民族占64.5%,68.7%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研究对象累计观察55962.30人年,死4648人,死亡率为8.31/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白报告发现HIV感染至观察期末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48年,其中,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65年,而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67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以及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学因素显著影响HIV感染者的死亡和生存状态。结论包括抗病毒治疗在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r德宏州HIV感染者的死亡率,今后仍需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并针对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加强分类管理和随访,以减少HIV感染者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省陇川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于2007年至2009年间连续3年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血样监测对陇川县城内的暗娼进行普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陇川县暗娼人群的中位年龄为24~25岁,以汉族为主、景颇族次之,初中文化程度为主。3年间,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显著升高;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以及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也显著提高;吸毒者所占比例下降。2007年至2009年历年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5%、1.65%和0,HIV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7%、4.13%和1.56%。结论:2007-2009年陇川县暗娼艾滋病综合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加大相关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并检测HIV,以最大程度地发现HIV感染者,探讨其作为新的艾滋病检测策略的费用效果。方法 2008年8月1日至10月31日,对云南省陇川县新发现的本地HIV感染者及其所提供的高危行为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和HIV检测(以下简称"溯源调查"),对高危行为接触者中原HIV阳性或通过本次检测新发现的HIV阳性者,同样作进一步的溯源调查。结果累计完成了4个层次的溯源调查,共调查109名HIV感染者。共提供高危行为接触者1 293人,其中1 102人(85.2%)因无姓名或详细地址而无法作进一步的追踪调查,62人(4.8%,其中死亡21人)在艾滋病疫情库中已记录为HIV感染者,另有129人(10.0%,其中死亡20人)有姓名和详细地址但HIV感染状况不清者中,65人接受了HIV检测,从中新发现18例HIV阳性,检测阳性率为27.7%。此次调查共耗资7 572元,平均每新发现1例HIV感染者耗资420.67元。结论溯源调查可以有效地发现高危行为接触者和HIV感染者,成本可接受。但未来的溯源调查需要解决严重的拒访和失访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0.3%)死亡,10例(5.1%)存活,9例(4.6%)失访.总死亡密度为98.1/1000人年,艾滋病死亡密度为54.9/1000人年.因艾滋病死亡者占所有死亡者的55.9%,其他疾病死亡原因中以疟疾(2.8%)、败血症(2.3%)为主,非病死亡原因中以吸毒过量(13.0%)、意外伤亡(6.8%)为主.以死亡为结局,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6年(95%CI:7.6~9.7).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则中位生存时间为11.3年(95%CI:10.3~12.8),估计的潜伏期约为10.3年.3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死亡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者的1.9倍(95%CI:1.2~2.7).吸毒时间越长,生存时间越短(HR=0.7,95%CI:0.6~0.7).结论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非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多.注射吸毒人群中位生存时间和潜伏期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群.年龄是影响HIV感染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