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比较三种冠根斜折牙经牙体重塑与不重塑,桩核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及牙折形式。方法对42颗近期拔除的形态、大小相似、根管治疗后的完整的人上颌中切牙,截冠后随机分为七组:唇舌向、舌唇向、近远中向冠根斜折经牙体重塑及不重塑组、无斜折对照组。经铸造桩核及铸造全冠恢复外形,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并观察其抗折类型,应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根斜折牙体重塑后桩核冠修复的抗折强度高于不重塑者;近远中向斜折重塑与不重塑组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不重塑的冠根唇向斜折牙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舌向斜折者。结论牙体重塑能提高冠根斜折牙的抗折强度;牙折形式与牙体重塑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3.
隐形义齿6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形义齿是一种新型可摘式义齿修复方法 ,作者对 6 84例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一、材料与方法1.牙列缺损患者 6 84例 ,男 2 5 4例 ,女 4 30例 ;年龄 13~70岁。缺牙 15 10颗 ,共制作隐形义齿修复体 76 6件。牙位 :切牙 5 6 4颗 ,占 37.35 % ;尖牙 6 0颗占 3.97% ;双尖牙 2 93颗 ,占 19.4 0 % ;磨牙 5 93颗 ,占 39.2 9%。方法 :适用于前后牙单个牙缺失、间隔缺失、游离和非游离缺失。要求基牙健康 ,有适当的牙合龈高度和牙间隙及倒凹。用硬质石膏模型。主铸道和分铸道互相联通 ,避免形成锐角 ,以利顺利铸入。采用特制型盒包埋 ,不能形成倒凹。铸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转录水平上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厌氧培养Pg,原代培养HUVECs,RNA抽提,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mRNA比色定量法检测IL-8和MCP-1基因表达。结果:HUVECs基础表达IL-8和MCP-1mRNA,Pg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强IL-8和MCP-1mRNA的表达,Pg感染后1hIL-8mRNA开始增高,3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5h。而MCP-1的mRNA从Pg感染后1h开始增高,3h达到高峰,5h出现下降趋势。结论:Pg在转录水平上增强UHUVECs表达IL-8和MCP-1,这种上调作用可能是牙周病早期基因水平调控炎症细胞募集的重要因素,可能是牙周疾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主要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波对旧服装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解决入境旅客或邮局寄递带进的少量旧衣物的消毒,我们试用微波进行了处理。所用微波炉为东芝牌ER-692 ETE型,微波频率为2450 MHz,炉腔体积为25.9×33.0×33.0cm~3.试验时,将装有枯草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体积小于15g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电切加膀胱颈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术后症状缓解,排尿通畅。术前IPSS评分24.7±4.8,术后降至12.9±2.4;术前Qmax(8.2±3.4)ml/s,术后升至(13.1±3.8)ml/s,无出血、漏尿、尿失禁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很难剥离、单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及单纯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术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较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膀胱颈切开术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对并发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原发性肝癌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术前与术后3d的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1周的TBIL、ALT、AST指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的ALB指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3d的ACRP、IL-6、TNF-α指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  相似文献   
8.
类器官(organoids)来源于自体的组织及干细胞,是通过体外3D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块,这种团块具有原始组织及器官的三维结构,并保留了相对应的功能和遗传特征。由于其具有模拟特定机体器官的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潜能,这一模型在多种药物的筛选和分子机制研究中拥有更多的优势。近年来,已有实验表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3D培养及成骨分化可以形成骨的类器官,并可以植入机体发挥特定的作用。这种骨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为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研究提供更多方法,还在骨组织移植及修复等组织工程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相关3D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研究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 (internaltandemduplication ,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析 14 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2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ML 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 14和 15中ITD突变 ,分析FLT3 ITD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14 3例AML患者中 37例 (2 5 .9% )FLT3 ITD阳性 ,其中 5 3例M2 中 10例、4 0例M3 中 15例、2 0例M4中 4例、2 3例M5中 8例。在 2 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 7例CML 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 ITD突变。对其中 5例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显示 ,ITD位于外显子 14 ,长度为 2 1~ 6 0bp ,3例为单纯串联重复 ,2例同时出现插入序列 ,均未改变FLT3阅读框架。临床研究表明 ,FLT3 ITD突变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 (P <0 .0 5 ) ,FLT3 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P <0 .0 5 ) ,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结论 FLT3 ITD突变多见于M3 、M5患者 ,为框内突变 (Inframemutation)。FLT3 ITD阳性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冲洗液对鼻咽癌患者鼻咽部pH值及细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鼻咽癌(NPC)患者鼻咽部细菌感染与鼻咽部pH值的关系及有效的鼻咽冲洗液。方法 选择有病理确诊行放疗的NP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鼻咽冲洗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实验组用3.00%碳酸氢钠(NaHCO_3)溶液。结果 冲洗后实验组鼻咽部pH值增加(P<0.05),对照组鼻咽部pH值变化不明显(P>0.05)。细菌培养阳性率:对照组冲洗前为36.65%,冲洗后为13.38%(P>0.05);实验组冲洗前为40%,冲洗后为3.33%(P<0.05)。结论 NPC患者鼻咽部感染与鼻咽部pH值异常有关,用3.0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冲洗液,对预防NPC患者鼻咽部细菌感染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