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群年龄对BMI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新安县≥ 18岁20 194名农村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于2007-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2013-2014年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BMI、年龄别BMI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9 768名研究对象,在6年随访期内,发生高血压1 950例,其中男性784例,女性1 166例,相应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9.96%、20.51%和19.61%。以BMI<22 kg/m2组为参照,基线BMI为22~、24~、26~、≥ 28 kg/m2的研究对象发生高血压的RR值(95%CI)分别为1.09(0.93~1.27)、1.17(1.01~1.37)、1.34(1.14~1.58)和1.31(1.09~1.56)。青中年人群随着BMI的升高,高血压发病风险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老年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则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结论 BMI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受到年龄因素修饰的影响,在青中年人群中干预BMI可更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序 《四川医学》2012,33(9):1552-155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1年于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其中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者45例及冠心病者4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者40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均检出有室性早搏,并计算出TO及TS等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TO和TS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明显减弱,更易发生恶性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83例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同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血压晨峰高于55 mmHg 39例(晨峰组),非晨峰组44例。对两组HRV各参数和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晨峰组HRV各参数显著低于非晨峰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晨峰现象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室性期前收缩(PVS)起源部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PVS起源部位及心电图相关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起源于左束支及其分支、左室心肌多见,占89.3%,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占91.7%。结论PVS多见于老年患者,以起源于左束支及其分支、左室心肌多见,多为病理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4岁。因胸脚、心累1w入院。1年前高热伴相似症状,但未作心电图。本次心电图(图略)特征: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P—R间期0.24s)。查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白天多数时间为一度AVB(P—R间期0.24~0.48s),且心率〈80次/分时,P—R间期0.40~0.48s(图1A)。  相似文献   
6.
吴稚华  陈序 《西部医学》2008,20(3):546-54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AP)、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42例AP患者,40例AMI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小时每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ndex)、24小时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ndex)、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的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三组均不同;在5项指标中,除AP组与对照组的RMSSD相近,以及AP组与AMI组的PNN50相近外,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动态心电图HRV时域指标对预测AP、AMI患者危险因素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喉显微手术应用异丙酚为主的复合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清醒过程。方法:2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诱导剂量为2mg/kg;γ-羟基丁酸钠组,诱导剂量为60mg/kg。监测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2min、置支撑喉镜手术明及术毕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毕到清醒的时间及清醒后情况。结果:异丙酚组诱导后插管前血压、心率均下降(P〈0.01),插管后及术血压、心率较诱导前变化不明显,术中  相似文献   
8.
何睿林  陈建华  陈序 《微创医学》2001,20(4):517-518
1 临床资料1.1 病历介绍患者女,18岁,体重42.5Kg。因“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昏头痛2年余,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前血压最高达225/120mmHg,曾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呕吐、尿失禁等症状,经脱水、降压处理好转。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未见阳性体征。化验:RBC3.90× 1012/L,HGB96g/L,Hct29.7%,PLT143×1012/L;ALT134U/L,AST99U/L;24h尿儿茶酚胺 462.8μg/2000ml尿,24h尿17-OH3.56mg/1600ml尿,24h尿17-KS0.91mg/1600ml尿,血浆醛固酮值分别为682.22pg/ml(立位)、452.51pg/ml(卧位),血浆肾素水平6.72ng/ml/h,血管紧张素2621pg/ml;血钾2.88mmol/L,血钠126mmol/L,血氯86.5mmol/L。行多次B超及CT检查均考虑为双侧肾门部嗜铬细胞瘤且为术后病理所证实。入院后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予哌唑嗪2mg1次/8h口服起,并用心痛定等,血压控制尚可,继以5%G.N.S 10 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连续扩容3天后,于入院第41天拟行手术,术前晚予安定5mg 口服,但术晨肌注安定1 0mg、东莨菪碱0.3mg后血压骤升至190/140mmHg,HR120次/分,病人精神较为紧张,即服哌唑嗪2mg,血压有所下降,而心率变化不大,遂暂停手术,并调整哌唑嗪用量由3mg1次/6h渐增至6mg1次/6h,10天后再次拟行手术,术前用药同前,但加用度冷丁0.1g肌注后血压再度升高,由141/104mmHg至170~180/130~140mmHg,HR120~130次/分,观察超过半小时病情未见改善,再次终止手术。调整哌唑嗪至7mg1次/6h,并用安体舒通、柳胺苄心定、寿比山、氨酰心安等,3周后病情稳定,血压140~116/82~101mmHg,HR88~106次/分,决定予行“偷割”,预先开通输液,术前药除改度冷丁为度非合剂1/2U肌注外,余同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正中位舌骨到皮肤距离、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的距离以及颏舌骨肌长度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改良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20~69岁,ASAⅠ-Ⅲ级。术前评估改良Mallampati气道分级,超声测量正中位舌骨到皮肤距离、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以及颏舌骨肌长度。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法评定普通喉镜暴露程度(Ⅲ、Ⅳ级为困难气道),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困难气道的效能。结果 37例患者中11例纳入困难气道组,26例纳入非困难气道组。困难气道组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明显长于非困难气道组(P<0.05),而颏舌骨肌长度明显短于非困难气道组(P<0.05)。两组正中位舌骨刮皮肤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Mallampati气道分级、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及颏舌骨肌长度预测困难气道的AUC及其95%CI分别为0.788(0.640~0.937)、0.804(0.643~0.966)和0.788(0.642~0.935),三者联合的AUC及其95%CI为0.955(0.895~1.000),敏感性100%,特异性84.6%。结论超声测量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及颏舌骨肌长度对于OSAHS患者困难插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综合三种预测方法,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用于从单导体表ECG间接提取房颤信号的算法,并且进行了实际房颤数据的提取验证。所用心电数据是持续性房颤病人在房颤发作时采集到的单导体表心电图。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基于盲源提取的均方协差预测算法(MSCPE)提取房颤信号中的主心电波成分(主要为R波等);第二阶段,提出了经过修改的谱减法算法,用于提取房颤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性能有良好的提取效果,提取房颤信号频谱集中度(SC)的平均值达到66.04%,fp平均值为4.031 3 Hz,与其他算法比较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