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全国碘缺乏病(IDD)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NRL)从1999年开始,建立了外质控网络。山西省加强省、市、县实验室质控网络建设,自2000年以来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指导下,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网络逐步形成并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山西省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山西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选择石楼、交口县,2011年上半年选择吉县、永和县,2011年下半年选择蒲县、隰县,2012年选择吉县、永和、交口县为调查县;每县选择2个病区乡,每乡选择一个病区村为调查点,每村选择500人左右,开展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结果共检查7080人,检出克山病180例,总检出率2.54%;其中慢型克山病14例,检出率0.20%,潜在型克山病166例,检出率2.34%;检出异常心电图777例,异常率10.97%,克山病患者心电网异常改变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克山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84。结论调查期间无新发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总体检出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之内;2010年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以及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应继续开展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同时加强有效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高碘摄入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对比研究方法,于2014年在山西省水碘含量>300及50~100 μg/L的地区选择调查点,抽取19~40岁孕妇130名、哺乳期妇女220名作为调查对象。记录一般资料,采集尿样、水样及血样,利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碘、尿碘含量,并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 适碘地区孕妇、哺乳期妇女、高碘地区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M分别为221.9、282.5、814.1、818.6 μg/L。高、适碘两地区内哺乳期妇女血FT4 M分别为12.96、13.22 pmol/L,TSH M分别为2.45、2.17 mIU/L;孕妇血FT4 M分别为14.66、16.16 pmol/L,TSH M分别为2.13、1.82 mIU/L。高、适碘两地区内哺乳期妇女血FT4水平低于孕妇、TSH异常值率高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4Z=-6.677、-4.041,均P<0.01;TSH:Z=8.797、8.910,均P<0.01),高碘地区哺乳期妇女血FT4异常值率高于该地区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38,P=0.007),高碘地区哺乳期妇女血FT4水平低于适碘地区哺乳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87,P=0.000)。高碘地区T1、T2、T3期孕妇血FT4 M分别为16.26、14.22、14.80 pmol/L,TSH M分别为1.74、1.91、2.38 mIU/L,高碘地区内T1期孕妇血FT4高于T2、T3期孕妇、TSH水平低于T2、T3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4Z=-2.174、-2.238,均P<0.05;TSH:Z=-2.985、-1.978,均P<0.05)。4组妇女间、不同孕期妇女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碘地区孕妇、哺乳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率均高于适碘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3、5.007,均P<0.05)。结论 过量碘摄入可能增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亚临床甲减发生的潜在风险,建议加强高碘地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我省实行食盐加碘后的碘盐的质量,掌握居民食用碘盐现状,作者于1997~1999年的防治监测工作中对全省居民食用碘盐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全省118个县(市、区),采用PPS抽样法抽取30个点,每个点随机抽取一所小学,以学校为单位,每个点调查8~10岁年龄段的40名儿童家中的食用盐,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样中的含碘量,计算居民食用盐含碘合格率和中位数。  相似文献   
6.
2001-2002年山西省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2001-2002年碘盐监测结果的分析,找出问题地区,指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实施,同时对<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修改提出建议.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试行)制定出<山西省碘盐监测方案>,并具体实施.结果 2001年批发企业全省共监测51批次459份盐样,中位数34.6 mg/kg;居民用户共监测盐2 100份,其中合格份数1 861份,不合格份数173份,非碘盐份数66份,非碘盐率4.24%,碘盐覆盖率95.76%,碘盐合格率88.5%,合格碘盐食用率85.14%.2002年批发企业共监测137批次,1233份盐样,合格率97.6%,中位数32.6 mg/kg;居民用户共监测5195份盐样,合格4 980份,合格率占95.9%,碘盐覆盖率97.9%,非碘盐率2.1%.结论无论是批发点,还是居民用户的碘盐覆盖率均>90%,但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1999年执行新的加碘标准(35±15 ) m g/kg以来,山西省对每年的盐业和居民户的盐碘、尿碘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下调现行加碘盐执行标准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999年以来,为观察居民户盐碘水平与儿童碘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5 a间我所每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抽样监测。199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山西省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山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为制定改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3-5月,随机抽取了山西省山阴县、应县、安泽县、襄汾县、小店区、沁源县、忻府区、交城县、文水县、石楼县、垣曲县,在每个县选择10个采样点,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及其相应的饮用人口数等进行现场调查.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锰、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硝酸盐氮)、细菌学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根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 从饮用水源类型看,山西省的广大农村居民主要以饮用地下水为主;从供水方式看,主要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共检测水样110件,合格69件,合格率为62.73%.pH值、总硬度、砷、氟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7.27%,2.73%,7.27%,12.72%,0.91%,1.82%,3.64%,2.73%,20.00%,11.82%.色度、浑浊度、铁、锰均合格.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57.65%(49/85)]低于集中式供水[80.00%(20/25)],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P<0.05).结论 山西省农村人口中以饮用分散式供水为主,分散式供水卫生状况不如集中式供水.山西省农村地区农民的饮水卫生问题比较突出,今后仍需加大农村的改水力度.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碘地区分布特征与高碘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查清山西省高碘地区分布特征,为病区划分、干预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山西省进行20个县(市、区)的水碘及病情调查,甲状腺检查采取触诊和B超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测定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法,智力测定采用瑞文测验。结果在调查20个市(县、区)的160个乡镇中,共检测水碘1 872份,有29个乡镇水碘中位数高于150μg/L。高碘乡镇儿童尿碘中位数460.50μg/L,儿童甲状腺(B 超法)肿大率13.08%,平均智商114,合格碘盐食用率72.20%;非高碘乡镇儿童尿碘中位数310.30μg/L,儿童甲状腺(B超法)肿大率7.32%,合格碘盐食用率83.13%,平均智商112。结论山西省在10个市(县、区)的29 个乡镇有高碘分布,高碘乡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智商都显著高于非高碘乡镇,盐碘仍是导致高碘甲状腺肿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停供碘盐为主的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0.
1995-2003年山西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以来的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1995-2003年的9年时间里,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省辖的119个县(市、区)全部进行了碘缺乏病(IDD)监测。有4年是按照国家统一指导方案监测,其余间隙年山西省自行按PPS法抽样,产生30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盐碘及健康教育得分。结果(1)9年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10.9%下降到2003年的3.9%;(2)执行新的食盐加碘标准后,盐碘中位数从1999年的峰值49.7mg/kg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31.7mg/kg,儿童尿碘中位数也由峰值407.5μg/L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263.6μg/L,尿碘值在100~300μg/L的比率由低谷值24.6%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51.1%;(3)9年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48.3%~93.1%,碘盐覆盖率为90.5%~99.6%;(4)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健康教育问卷知晓率均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1)自2000年山西省阶段性IDD消除目标实现以后,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提高,一直处于可持续消除IDD状态;(2)建议将食盐加碘执行标准改为(30±10)mg/kg,即能保证且适合各类人群的碘营养需求;(3)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始终存在,IDD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