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50岁及以上人群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基线调查资料,选取我国8个省/直辖市15 050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使用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问卷和WHO生活质量量表8项简化版评估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并获取社会人口学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按居住地、性别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3 408人,平均年龄为(63.86±10.24)岁,对本市(区)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感到非常满意的占4.16%,感到满意的占58.90%,感到一般的占30.81%,感到不满意的占5.69%,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占0.44%。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得分为(40.25±15.5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好(P <0.001)。在分层分析中,该关联在不同居住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较高的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50岁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我国上海市2018-2019年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的关系,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及乳制品摄入情况进行分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绘制维生素D水平与低握力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共4 391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 054人(46.8%);年龄(67.02±8.81)岁;低握力1 421人(32.4%);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分别为1 533人(34.9%)和401人(9.1%)。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发生低握力的风险更高(OR=1.41,95%CI:1.09~1.83);在男性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与低握力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67,95%CI:1.12~2.50),而女性中两者之间无关联(OR=1.30,95%CI:0.97~1.74);在60~69岁及≥80岁年龄组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与低握力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57,95%CI:1.05~2.35;OR=2.40,95%CI:1.08~5.31),在乳制品摄入<250 ml/d的人群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OR=1.57,95%CI:1.17~2.09),而在乳制品摄入≥250 ml/d的人群中无明显关联。限制性立方条样图显示,低握力的发生风险可能随维生素D含量的上升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存在一定的关系,维生素D缺乏人群出现低握力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识别中国≥50岁人群的衰弱轨迹,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中国项目第一至第三轮纵向数据,由32种变量计算衰弱指数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在组基轨迹模型中采用删失正态模型确定随时间变化的衰弱轨迹模式,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和行为影响因素对衰弱轨迹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 303名≥50岁且拥有3轮完整数据的调查对象进入分析,本研究识别出3条衰弱轨迹:低水平稳定轨迹(LT)、中度增加轨迹(MT)和高度增加轨迹(HT),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5.9%,19.1%和5.0%。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与LT组相比,HT组更倾向是女性(OR=1.88,95%CI:1.22~2.92)和农村居民(OR=1.87,95%CI:1.29~2.70)。在家庭人均财富方面,OR值有一个明显的梯度,较低的家庭财富更有可能归为HT组。结论 本研究识别出了3种我国≥50岁人群衰弱轨迹的进展模式,并强调了干预措施应尽可能地以那些衰弱进展快速的脆弱人群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衰弱状况对上海市≥45岁不同特征社区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为衰弱人群的干预和不良结局的预防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上海现场第一轮基线数据,以2021年10月30日为随访终点,通过主动随访和被动随访获取生存结局,由40个变量构建衰弱指数(FI)得分,将FI≥0.2者判定为处在衰弱状态。控制年龄、社会经济特征(居住地、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及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水果蔬菜摄入、社会参与等)因素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分析衰弱状况对不同年龄组各性别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纳入7 978例≥45岁研究对象,其中处于衰弱状态777例(9.7%);经过(11.3±1.8)年随访,共死亡1 043例(13.1%),其中衰弱人群死亡214例(27.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对各亚组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中年组(45~岁)男性(HR=2.92,95%CI:1.38~6.19)、低龄老人组(60~岁)女性(HR=1.68,95%CI:1.08~2.60)以及高龄老人组(≥75岁)女性(HR=1.59,95%CI:1.22~2.06)。结论衰弱与死亡风险相关,须重点关注45~岁男性、≥60岁女性人群的衰弱状况,开展衰弱状况的早期筛查与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减少不良结局和过早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上海市≥50岁人群膳食模式并分析其与衰弱的关联。方法 利用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队列研究上海项目第三轮调查资料(2018-2019年),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收集食物的摄入频率和平均摄入量,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居民的膳食模式,采用健康缺陷累计总评分与所考虑35个健康相关变量的比值构建衰弱指数并进行分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衰弱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274人,男性1 971人(60.2%),女性1 303人(39.8%),年龄(67.9±9.2)岁。共提取4种膳食模式:高蛋白坚果模式、薯豆蔬果模式、禽畜肉模式、高油盐模式。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高油盐模式相比,高蛋白坚果模式人群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743,95%CI:0.580~0.951)。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未发现以上膳食模式与衰弱有关;在50~64岁人群中,高蛋白坚果模式和薯豆蔬果模式相较于高油盐模式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在低水平体力活动人群中,高蛋白坚果模式相较于高油盐模式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509,95%CI:0.361~0.720),但在中高水平体力活动人群中,未发现其他膳食模式对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有显著影响。结论 相较于高油盐模式,多摄入高蛋白坚果类和薯豆蔬果类的饮食模式可能与50~64岁居民发生更高程度的衰弱风险更低有关,同时可能对较低水平体力活动的人群保护效果更显著。提示多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坚果、薯豆类和蔬果类膳食可能有助于减轻和延缓衰弱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