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指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脑实质自发性出血,手术方案较多,其中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具有独特的优点,故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属重灾地区之一,人员伤亡惨重.笔者将我院收治的由地震造成的颅脑创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揭示亚低温保护脑的可能机制。方法  4 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 ,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伤后 6h、2 4h、3d、7d等各时间点测定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 ,并与 10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比较 ,观察亚低温治疗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S - 10 0 β蛋白含量在伤后 6h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亚低温治疗后各时点亚低温治疗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低于常温治疗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且出院时预后也较常温治疗组为佳。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含量 ,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能减轻S - 10 0 β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6例,恢复良好43例,中残59例,重残33例,植物生存15例。结论:意识状态,手术时机的选择、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对高血压脑出血病外科手术的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穿微创组61例(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联合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60例。治疗14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肽类神经递质: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神经损伤指标: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治疗后4个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2组的PCT、IL-6、IL-1β、CRP、Glu、NPY、SP、S100B蛋白、MBP、NSE和GFA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2组的GABA水平增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穿微创组(P0.05)。治疗4个月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明显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递质指标,缓解神经功能损伤,疗效优于单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射波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它利用智能化的机器人操控直线加速器,以亚毫米级的精度治疗体内任何部位的肿瘤。它采用实时图像引导系统以及呼吸追踪系统,以2~5次剂量分割给予病灶多波束照射,同时把对病灶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因而在治疗颅内肿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合  范学政 《肿瘤学杂志》2008,14(10):798-799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方法]42例NPC患者作为放疗组予以放射治疗。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放疗前后NPC患者外周血清VEGF和bFGF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放疗前NP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3个月NP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放疗后1年复发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持续异常(P〈0.01),未复发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恢复正常(P〉0.05)。放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呈正相关(P=0.0011,r=0.7981)。[结论]NPC患者血清中VEGF和bFGF高表达,测定NPC患者血清中VEGF和bFGF的变化对临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Neuropilin-1(Nrp-1)是轴突诱向因子Semaphorins最重要的特异性受体之一,国内又称其为神经纤维蛋白、神经纤维网蛋白、神经纤毛蛋白等。在1995年Fujisawa等[1]首次发现Nrp-1位于形成中的神经纤维轴突上。最早关于Nrp-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在神经发育、轴突诱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许多人类肿瘤,包括胶质瘤中Nrp-1存在过表达。但Nrp-1在神经胶质瘤发生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支架结合弹簧圈完全栓塞动脉瘤18例,3例栓塞欠满意。死亡1例,死于术后第3天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呼吸循环衰竭。4例失访。1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再出血及脑梗死。随访期均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复查:15例动脉瘤不显影,无复发;1例动脉瘤体显影较原栓塞术后造影增大复发。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良好;但对于栓塞不满意的动脉瘤,应警惕术后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风险及术后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